印度瑜伽术中,五气则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左行气、右行气。尽管名称各异,但它们的本质却是相通的,都是对人体内能量流动的描绘。
当“三花”与“五气”达到完美的融合与共鸣,那将是超越凡尘的奇妙感受。
聚顶的“顶”,正是我们头顶的“宫会穴”,它如同道家口中的“泥洹宫”,是灵魂与宇宙交汇的圣地,与密宗所言的“顶轮”及“梵穴轮”相互辉映,互为表里。然而,朝元的“元”,却有争议。
有些智者根据经脉穴道的玄妙,将“元”指向了“关元穴”的所在,那里,如同道家口中的“下丹田”,是生命能量的源泉。而另一些人,则坚信这“元”乃是指“会阴穴”,那是密宗与瑜伽术中所谓的“海底”,是生命之海。
这两者的争议,历来如云雾缭绕,难以有确凿的定论。但从无数修炼者的实证经验看,我们更倾向于认为,“元”字,其实就是“源”字,代表了生命最初的形态,是万物之本源。
所谓的“五气朝元”,其实就是人体内部的腑脏之气,各归其位,充满、和谐、均衡,没有一丝的阻塞与窒碍。
4
“三花聚顶”之境,昭示着修行者已抵达精化为气的至臻阶段。此刻,奇经八脉的畅通无阻,如溪流归海,似星辰点亮夜空,早已在实证中一一展现。静坐中,身体仿佛忘却了尘世的束缚,变得如婴儿般纯净,柔和轻软,仿佛置身于云端,安适而妥帖。
在这宁静的深处,唯有头脑的清明如镜,犹如一池秋水,映照万物。再往下静定,眼前的目光似乎有了返照的能力,犹如明月映照湖面,一切尘嚣尽消。
就在一刹那,修行者仿佛踏入了另一个维度,几乎完全忘却了自我,唯有头顶的“泥洹宫”“百会穴”部分,如同天窗般敞开,让如阳光般的智慧之光透射进来,带来无尽的清凉与宁静。
此刻,有一股清虚之气自天而降,如细雨般洒遍全身,洗涤着每一寸肌肤,净化着每一缕灵魂。这便是道家丹经中所描述的“醍醐灌顶”之境,犹如甘露滋润着久旱的大地,令人心旷神怡。
这般的境界却也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若是学理不明,观念不清,心中存有些许幻想,或是潜意识中的宗教意识过于强烈,便有可能导致心神出窍,甚至陷入幻觉的漩涡。修行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扫除一切杂念,方可真正领略“三花聚顶”的奥妙。
5
在三花聚顶如梦似幻的境地之后,或同时,或稍许沉淀,你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和谐。呼吸,在这一刻,与你达成了某种默契,悄然间停止了它的流转。
你的周身仿佛被一团温暖而柔和的光环所笼罩,无需任何外在的助力,便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与安逸。曾经让你感知生命跳动的丹田之呼吸,此刻如同沉睡的巨兽,静静地蛰伏在你的体内。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意义,只剩下永恒的宁静。偶尔,你会觉得需要极其轻微地呼吸一次,但那也只是为了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此刻的你,仿佛置身于山水田园中,风和日丽,微风不兴,水波不荡,天地万物都沉浸在这份的韵味之中。
你忘记了自我,忘记了身体的存在,所有的杂念与纷扰都如同被风吹散的烟云,消散在无尽的虚空中。你与天地融为一体,与万物同呼吸,共命运。这就是五气朝元的神奇之处,让你在忘却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让你在宁静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
喜欢修真笔记摘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修真笔记摘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