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晃动的光点。距离前往实验中学报到还有三天,小学时代仿佛只剩下一个被压缩得极薄的影子,触手可及,却又转瞬即逝。
一种混合着憧憬与不舍的情绪,像夏日午后的热浪,无声地弥漫在即将各奔东西的少年们中间。班级群里消息不断,是最后的约定和告别。梅韵涵翻看着一条条滚动的信息,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那个深蓝色的、印着两人名字缩写的速写本被她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每次看到,心头都会泛起一丝微甜的悸动,却也伴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怅惘。龙斯誉的礼物,像一颗沉默的星辰,标记了未来的航向,却似乎并未完全驱散离别前夜的薄雾。
她拿起画笔,却迟迟无法落下。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实验中学崭新的校舍,而是这六年来,与那个沉默少年相关的点点滴滴——第一次在画室外的对峙,他递过来的第一本速写本,秘密基地榕树下的星空,雨夜里他冰冷的质问与湿透的肩膀,还有最后,他指着天狼星说“它还是它”时,那低沉沙哑的嗓音……
一种强烈的冲动攫住了她。她想要送他一件礼物。不是回报,而是……纪念。纪念这独一无二、磕磕绊绊却贯穿了她整个童年的六年。
她翻箱倒柜,找出一个扁平的木制盒子,那是小时候装拼图的。她仔细地将它擦拭干净,然后铺上黑色的丝绒衬底。她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将时光凝固。
她没有画浩瀚的星空,也没有画具体的场景。她选择了一种更抽象、也更私密的方式。她用细密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在裁切好的卡纸上,描绘出几种只有他们才懂的意象——一片模糊的、代表秘密基地的榕树阴影;一道简洁的、象征着他无数次指导的辅助线;一滴悬而未落的、像是雨水又像是墨点的蓝色;还有一颗小小的、用他送的银色珠光颜料点亮的星辰。
这些碎片化的符号,拼凑在一起,不成画面,却仿佛是她这六年来所有因他而起的心绪密码。最后,她在盒子内侧,用极小的字写下:
“给L:谢谢你的星星。M。”
她小心地将这些“密码”卡片放进木盒,盖上盖子,用深蓝色的丝带系好,打了一个笨拙却认真的结。
\\
约定的地点,依旧是那棵老榕树下。只是这一次,不再是夜晚,而是夕阳西沉的黄昏。金色的光芒为万物镀上温暖的轮廓,连离别的伤感似乎都变得柔和了些。
龙斯誉已经等在那里了,身姿挺拔,沐浴在夕晖中,像是从光影里走出来的一样。他看到她,目光落在她手中那个系着蓝色丝带的木盒上,眼神微动。
梅韵涵走到他面前,心跳有些快,将木盒递过去,声音轻轻的:“这个……给你。”
龙斯誉接过,手指抚过那粗糙却用心的丝带结,没有立刻打开。他抬起眼,看着她,夕阳在他深邃的眼底映出暖色的光晕。
“我也有东西给你。”他说着,从身后拿出了一个同样扁平的、用牛皮纸包裹的物件,看起来像是一本册子。
梅韵涵讶异地接过,入手沉甸甸的。她拆开牛皮纸,里面果然是一本手工装订的册子,封面是素雅的浅灰色,没有任何装饰,只有右下角烫印着一个银色的、复杂的数学符号“∞”(无穷大)。
她疑惑地翻开第一页,呼吸瞬间凝滞。
页面上,贴着一张有些褪色的、小小的画。画风稚嫩,线条歪扭,是一片模糊的蓝色和几个黄色的点——那是她一年级时,在美术课上画的的第一张“星空”。旁边,用她熟悉的、如今已变得锋利流畅的笔迹,标注着日期和一个冷静的评价:“色彩感知尚可,构图混乱。”
她手指颤抖着,一页页翻下去。
二年级,她画的第一棵像蘑菇云的榕树。
三年级,她尝试画他的侧脸失败后的涂鸦。
四年级,在市比赛获奖那幅星空的早期草稿。
五年级,她练习光影时画下的、他推着单车的身影轮廓。
六年级,最后冲刺阶段,她在草稿纸边缘画下的、带着焦虑线条的星座……
整整六年。她所有随手画下的、练习的、甚至是废弃的草稿,但凡是与他有了一丝关联,或者可能被他看到的,都被他悄无声息地收集了起来,按照时间顺序,精心粘贴、整理,装订成册。每一幅画的旁边,都有他简洁的标注,有时是日期,有时是一两个字的评价,有时是她当时可能都未曾留意的、画这幅画时的情境。
这不是一本画册。这是一部由他亲手编纂的、关于她成长轨迹的沉默史书。记录着她的笨拙,她的进步,她的喜怒,以及……他始终如一的、沉默的注视。
翻到最后一页,那里是空白的。只在页面中央,写着一行字,笔迹是她从未见过的、带着一丝郑重:
“轨迹已记录,前方是∞。”
梅韵涵的视线彻底模糊了,大颗的眼泪毫无预兆地砸落在册子的牛皮纸封面上,晕开深色的痕迹。她紧紧抱着这本沉重得超乎想象的册子,抬起头,透过朦胧的泪眼看向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龙少的星辰挚爱请大家收藏:(m.2yq.org)龙少的星辰挚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