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年纪看起来最轻,但也五十多了,脸上总是带着笑,“这是老周,周福贵,以前在轴承厂,后来在街道维修社干过,啥都会修点,人也活络。”
“周师傅,麻烦您了。”
周福贵笑着拱手:“王同志年轻有为啊,给我们这些老家伙找点事做,感激不尽!”
王超将四位老师傅请进东厢房。当看到地上堆成小山的、锈迹斑斑、混杂不堪的各种工具和零件时,四位老师傅非但没有皱眉,反而像看到了宝贝一样,眼睛都放光了。
“嘿!好东西还真不少!”赵大海拿起一把锈死的活扳手,用手一掂量,“这钢口不错,就是锈死了,收拾收拾还能用十年!”
李德明已经蹲下身,开始扒拉那些混装的螺丝螺母,嘴里喃喃自语:“M8的……M12的……这还有英制的,得分开,都得分开……”
周福贵则对那些旧轴承和小齿轮产生了兴趣,拿起一个在耳边轻轻转动,听着里面细微的声响。
张保国看着老伙计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心里也踏实了,对王超说:“超儿,你看怎么干,你发话。”
王超早已准备好了几个大木盆,里面配好了初步除锈用的废机油和细砂纸、钢丝刷等工具,还划分出了几个区域,用来摆放修理好和分拣好的物品。
“张叔,各位师傅,活儿大概就是这样。生锈的,先初步除锈;损坏的,看看能不能修;混在一起的,按规格分拣开。工具和材料都在这儿,怎么干,您几位是行家,比我懂,您们自己安排就行。我只有一个要求,安全第一,慢慢干,不着急。”
安排妥当,王超便退了出来,将东厢房留给了四位老师傅。他则去准备午饭。他从空间里取出之前秒杀到的大米、猪肉和蔬菜,让母亲李秀兰帮忙,做了一大锅香喷喷的红烧肉,又炒了两个青菜,蒸了满满一锅白米饭。
中午,当王超将饭菜端进东厢房旁边临时收拾出来的小饭桌时,那浓郁的肉香和雪白的米饭,让四位干了一上午活、本就饥肠辘辘的老师傅更是食指大动。他们看着碗里实实在在的大块红烧肉和堆尖的米饭,都有些不敢动筷子。
“王同志,这……这太破费了!”赵大海代表大家发言。
“师傅们辛苦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快趁热吃,饭管够!”王超笑着给每位老师傅碗里又夹了一大块肉。
这顿饭,四位老师傅吃得格外香甜,也格外沉默,只是埋头苦干,仿佛要把这饭菜的恩情都化作干活的力气。下午,东厢房里传来的除锈声、轻微的敲打声、以及老师傅们偶尔低沉的交流声,显得更加卖力和专注。
傍晚下工时,王超如约拿出了用油纸包好的腐竹和红薯粉,每人一份,分量十足。四位老师傅接过这沉甸甸的报酬,手都有些颤抖。这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对他们手艺和劳动的尊重,是对他们价值的肯定。
“王同志……这……”周福贵嘴唇嗫嚅着,不知该说什么好。
“应该的,师傅们今天辛苦了。明天还这个点?”王超笑道。
“来!一定来!”四位老师傅异口同声,语气斩钉截铁。
送走千恩万谢的老师傅们,王超看着东厢房里今天初步清理出来、摆放整齐了不少的工具零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笔“投资”,在他看来,无比值得。他不仅找到了一批可靠、高效、低成本的技术工人,更在无形中,将张保国以及这几位老师傅,牢牢地团结在了自己周围。这张由技术和人情编织的网,正在悄然扩大,变得越来越结实。
他知道,等这批工具零件全部整理完毕,就是他下一步计划启动之时。
第四十八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