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取经者与资金池
南水街道米粉加工组的名声,随着烘干机的成功和稳定高效的产出,已然超越了城关区,在南水县乃至地区工业系统内部都挂上了号
生产彻底步入正轨,不仅稳稳消化着机械厂的订单,连之前合作的副食品加工厂也主动增加了供应量,另外还接了两个小单位的零星订单。新厂区内,原料区、生产区、烘干区、成品区划分井然,工人们在各司其职,切割声、捆扎声、烘干机低沉的运行声交织成一曲有序的生产乐章。
这天上午,几辆挂着副食品加工厂牌子的自行车驶入了厂区。为首的是副食品加工厂的林科长,他身后跟着厂里的生产股长和两名技术员。他们的到来,让马主任和王超都有些意外。
“林科长,您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验收还是?”马主任热情地上前招呼。
林科长笑着摆手,脸上带着几分感慨和不好意思:“老马,王超同志,我们今天不是来验收的,是来……取经的!”他指了指身后略显局促的技术员,“不瞒你们说,你们这套搞法,特别是那个烘干机和整个生产管理,在我们厂里都传开了。我们厂长下了死命令,让我们必须来好好学习学习,看看能不能也改进一下我们厂里那些老掉牙的流程。”
王超和马主任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一丝自豪。曾经需要仰仗对方供应米浆的加工组,如今竟成了对方学习的对象,这变化不可谓不大。
“林科长您太客气了,互相学习,互相学习!”马主任连忙说道。
王超则沉稳地接话:“林科长,各位同志,欢迎指导。我们这里都是土办法,摸着石头过河,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话虽如此,当王超引导着林科长一行走进规划清晰、整洁有序的生产区时,副食品加工厂的几位干部还是被深深触动了。他们看到的是:
原料大米分区存放,标识清晰;领用有记录,杜绝了浪费和混乱。
切割工位上,女工们熟练地使用着带有导向槽的切割台,切出的粉条宽窄一致,效率惊人。
崭新的多层晾晒架在晴天时最大化利用空间,而在阴天,旁边那台砖铁结构的“土法烘干机”正稳定运行,确保生产不受天气影响。
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围裙套袖,操作规范,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墙上贴着简单的生产流程图、质量标准和小组评比栏,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这……这管理,比我们厂里某些车间还规范!”生产股长忍不住低声对林科长感叹。
林科长没有说话,但他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仔细观看了切割台的操作,又围着那台烘干机转了好几圈,详细询问了工作原理、制作成本和能耗情况。
当听到这台解决了大问题的烘干机,主要材料是废旧砖头、铁皮和利用的旧零件,总成本极低时,林科长等人更是啧啧称奇。
“王超同志,”林科长终于开口,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不瞒你说,我们厂里也有些产品受天气影响很大,一直想解决烘干问题,但一想到要买设备、要技术,就觉得困难重重。你们这个思路,真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才是真正符合我们基层实际情况的技术革新!”
他顿了顿,带着恳切的目光看向王超和马主任:“我们这次来,除了学习,还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请王超同志,还有制作这台烘干机的老师傅,抽空去我们厂里指导一下?帮我们也看看,有没有能改进的地方?当然,不会让同志们白忙活,我们厂里可以支付一定的技术咨询费。”
马主任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长脸又实惠的好事!他看向王超。
王超略一沉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说:“林科长,感谢信任。张保国师傅他们几位,手艺是没问题,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怕耽误了厂里的大事。这样吧,您先把厂里遇到的具体困难和要求说一下,我们这边先内部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再给您答复,您看如何?”
他这番不卑不亢、既展现合作意愿又留有缓冲余地的回答,让林科长更加高看一眼,连忙点头:“应该的,应该的!王超同志考虑周全!那我们回去就把情况整理一下,改天再登门详谈!”
送走心满意足、满载而归的林科长一行,马主任用力拍了拍王超的肩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小王!看到了吗?咱们现在可是香饽饽了!连副食品厂都要来请咱们指导了!你这脑子,真是咱们街道的宝贝疙瘩!”
王超笑了笑,心中并无太多波澜。他知道,这只是名声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技术输出,或许能成为一条新的、更安全也更受尊重的创收和拓展人脉的途径。
下午,加工组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王超难得清闲下来。他回到自家东厢房,关好门,沟通了系统,进行今天的秒杀。
光屏浮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