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招工风波
“南水街道食品加工厂招工通知”这十几个大字,用浓墨写在红纸上,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醒目。浆糊还没干透,这张薄薄的纸就被工友小心翼翼地贴在了厂门口外墙最显眼的位置。
贴通知的工人刚转身进厂不到十分钟,厂门口就像凭空变戏法似的,呼啦啦围上来一群人。起初是三五个,很快变成十几、二十几个,不到一顿早饭的工夫,厂门前那条马路,已经被黑压压的人头堵得水泄不通。嘈杂的声浪瞬间淹没了清晨的宁静。
“招工了!食品厂真招工了!”
“五个名额!才五个,这也太少了!”
“让让!让我看看!啥条件?”
挤在前面的,多是些二十郎当岁的青年,有男有女,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睛死死盯着红纸上的每一个字,生怕看漏了什么。后面的挤不进去,急得直跳脚,大声向前面的人打听。更外围些,则站着不少中年甚至老年人,看样子是替家里孩子来的,脸上交织着期盼与焦虑。
如今的南水街道食品加工厂,风光无限。“南水牌”腐乳风靡县城,荣获县级先进集体的光环还未褪色,副厂长王超更是县里点名表彰的先进生产者。在普通老百姓和这些待业青年眼里,就是个体面、有奔头的“好单位”。
能进这样的厂子,端上这个铁饭碗,意味着稳定的收入、受人尊敬的身份以及看得见的未来。这五个招工名额,就像五块散发着诱人香味的肥肉,瞬间引来了无数饥渴的“饿狼”。
王超和马主任站在厂内办公室的窗户后,看着外面人山人海的景象,虽然早有预料,但这场面还是让他们暗暗心惊。
“我的个乖乖……这人也太多了!”马主任倒吸一口凉气,“这怕不是大半个南水县的待业青年都来了?”
王超眉头微蹙,沉声道:“预料之中。咱们厂现在名声在外,名额又少,竞争肯定激烈。”他目光扫过窗外那些急切、渴望、甚至有些疯狂的面孔,心中并无多少欣喜,反而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这五个名额,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神经,处理不好,就是一场风波。
果然,混乱很快就开始了。
首先上演的是“攀关系”。几个自认为有点门路的中年人,挤开人群,凑到厂门口,对着守门的老师傅堆起笑脸,递上烟卷。
“老师傅,麻烦通传一声,我是街道办刘干事的表舅,我家小子……”
“老哥,我跟你们厂张保国主任是一个院的发小,我闺女……”
“同志,我认识区工业科的赵科长,你看能不能跟王副厂长说一声……”
守门老师傅面无表情地挡驾:“招工一律按章程办,符合条件的自己去看通知,到时候统一报名、考试、面试。找谁都没用,王副厂长和马主任交代了,这回绝对公平公正!”
说情的不成,很快又来了“耍赖皮”的。一个穿着打补丁劳动布衣服的妇女,猛地一屁股坐在厂门口的地上,拍着大腿就嚎哭起来:“哎呀我的老天爷啊!给条活路吧!我家男人瘫在床上,三个娃张着嘴等饭吃,就指望着我闺女能进厂挣口粮啊!你们行行好,收了我闺女吧!她可能干了……”哭声凄厉,引得众人侧目。
紧接着,一个流里流气、梳着油亮分头的青年,带着几个同样打扮的跟班,蛮横地挤到最前面,用手“啪啪”地拍着厂门,叫嚷道:“谁是管事的?出来说话!我叔是‘三街’彪哥!给个面子,把我名字记上!以后厂子里有啥事,报我名字好使!”
这混不吝的架势,吓得周围人纷纷后退,敢怒不敢言。
更有甚者,一个头发花白、干部模样的老人,拄着拐杖,在一个年轻人的搀扶下,直接走到厂门口,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去,告诉王超,就说他父亲的老领导,原红星钢铁厂后勤处的孙处长来了,让他出来见我。”
守门老师傅认得这位名声不好,早已退休的孙处长,一时有些为难。
厂内,马主任的额头已经冒出了冷汗,他焦急地在办公室里踱步:“看看!我说什么来着!就怕这个!攀关系的、耍横的、哭穷的、搬出这么个死要面子的老领导……这才多大会儿工夫,就全冒出来了!这怎么弄?哪个都得罪不起啊!”
王超站在窗边,脸色平静,但眼神锐利如刀。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幕。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一个优质工作岗位的争夺,足以将人性中最真实、最赤裸的一面暴露出来。他转过身,对马主任说:“主任,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稳住。之前定下的规矩,绝不能破。”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马主任苦笑,“可外面那些人……孙处长这人虽然名声不太好,但当年对你爸也算有些提携之恩,这……”
“恩情归恩情,规矩归规矩。”王超语气斩钉截铁,“我爸那里,我去说。孙处长要是真为他推荐的人好,就应该让他凭本事考进来,而不是走这种后门,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至于那个什么‘彪哥’的侄子,更是不值一提,他敢在国营厂门口闹事,直接报派出所处理。那个哭闹的妇女,情况如果属实,可以让她女儿按正常程序报名,如果确实家庭困难且本人符合条件,在同等情况下可以适当倾斜,但绝不能因为哭闹就开绿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2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