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笑着点头,继续补充。
“不光是粮食,布匹也缴获了两千多匹,做军装、缝被褥都够用。
最大的惊喜是军服 ——消灭了九千多鬼子。
从他们身上扒下来的军装足有八千多套。
回去洗干净、稍作修改,就能给咱们战士们换上新衣裳!”
“好啊!太好了!” 众人听得心花怒放,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这次战斗的收获,简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武器装备能武装扩编,粮食够吃半年,布匹军服能解决穿戴。
还有八十多万大洋的硬通货和金银珠宝。
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花的,全都收获满满。
比起上回攻打河源县城,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少人心里都悄悄打起了算盘:难道河源县城真是块 “发财宝地”?
这才两回就捞了这么多好处。
要是筹划筹划,再来第三次攻打,是不是还能有更大的收获?
赵刚把缴获情况一一说清,话锋一转,直奔核心。
“好了,缴获的家底都摆在这了。
接下来就是咱们两个团怎么分配这些物资和装备”
说完,他的目光直接投向李云龙和李明华,等着两人拿主意。
李云龙搓了搓手,脸上堆着几分狡黠的笑,转头看向李明华。
“明华啊,你先说说,这次该怎么分?” 那模样,活像等着 “占便宜” 的老顽童。
李明华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笑着回应。
“老团长,这还不简单?
咱们之前早有约定,按战功分配嘛!
就按两个团消灭鬼子的数量、立下的战功来算,多劳多得。
这样最公平不过,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这话一出,李云龙脸上的笑容瞬间淡了几分,心里直犯嘀咕。
要是按战功算,独立团虽说打得猛、伤亡大。
但特战团歼敌效率高,自己这边能分到的恐怕要比特战团少不少。
可他心里也清楚,李明华说的在理,按战功分配确实没毛病。
一时竟找不出反驳的话,只能憋得有点郁闷。
一旁的赵刚和李红军倒是连连点头。
赵刚率先开口:“明华说的对,按战功分配最合理。
既符合规矩,也能让同志们心服口服”
李红军也跟着附和,祠堂里其他干部也纷纷点头,都觉得这分配方式公平公正。
赵刚见状,当即拍板:“就按战功分配!
按战功,独立团分四成,特战团分六成,大家觉得这个比例怎么样?”
李红军作为特战团政委,率先点头赞同。
“这个分配很合理,公平公正。
不过有件事大家都清楚。
这些物资装备咱们先按比例分下去,后续还是要上报给旅部和总部的。
至于最终要上交多少,得听上级安排。
咱们先做好内部分配,后续照规矩来就行”
这话一出,李云龙、李明华还有在场的营级干部们都纷纷点头。
确实,听上级调度,合情合理。
李云龙心里也明白,这次别想私藏了。
最多到时候和旅长再来一次“电报大战”,捞多点就是啦!
而他眼珠又一转,凑到李明华跟前。
“对了明华!之前跟你提过的事儿,你可得记着!
我还想要一门机关炮,你再匀我一门呗!
有了这大家伙,以后再遇上小鬼子的坦克装甲车,我独立团就能稳稳拿捏了!”
李明华闻言爽快点头:“没问题!一门机关炮而已,回头就给你安排上!”
话音刚落,祠堂里就热闹起来。
众人围着缴获清单,按四比六的比例正式开始分配。
从 32 门火炮到 90 多具掷弹筒。
再到上百挺轻重机枪、六千多支三八大盖。
接着是粮食、布匹、军服,最后是黄金白银和八十多万大洋。
一项项逐一清点、拆分,忙得有条不紊。
时间不知不觉溜走,等所有物资分配完毕,已是半夜十二点多。
可没人觉得疲惫,分配战利品的喜悦冲淡了劳累。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分配过程中,最活跃的当属李云龙。
他嘴巴不停,一会儿嫌重机枪分少了,一会儿念叨着粮食得多匀点。
讨价还价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凭着厚脸皮硬磨,还真从李明华这儿 “打劫” 到不少额外的武器和物资。
众人看在眼里,都忍不住失笑——谁不知道李云龙这性子?
他 “抢” 走的东西其实不多,大家也都乐意顺着他,权当是孝敬老团长,让他乐呵乐呵。
战利品分配妥当,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
众人各自道别,怀揣着满满的收获,回去休息了。
两天鏖战下来,独立团和特战团的战士们早已疲惫不堪。
此刻正分散在王家沟附近的村落里安心休整。
但这场河源城之战的余波,却像惊雷般震动了各方势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旅长快来拉装备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旅长快来拉装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