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织毛衣的奶奶拿着毛线团过来,坐在石墩上,一边织一边看他们照顾芽儿。她从口袋里掏出三个毛线小太阳,递给他们:“给花籽芽做个小装饰,挂在遮阳棚上,像给它晒太阳。”三个毛线小太阳是橘色的,针脚细细的,挂在纱布上,风一吹就轻轻转,像真的小太阳在发光。林溪把自己的毛线小太阳挂在花籽芽正上方:“这样它就能一直‘晒’太阳了,长得更快。”
抱着宝宝的阿姨推着小推车过来,宝宝伸出小手,想去抓遮阳棚上的毛线小太阳。阿姨笑着说:“宝宝也想当花籽芽的守护者呢,等他长大点,就让他和你们一起浇水。”安诺蹲下来,让宝宝摸了摸自己的守护牌:“等宝宝长大,咱们的‘太阳王’就开花了,到时候给宝宝留颗向日葵种子,让他也种。”
卖早点的大叔推着小车过来时,车上不仅有绿豆汤,还有刚煮好的玉米——是特意给他们留的,说玉米的甜能让芽儿也跟着开心。“快尝尝,刚煮好的,糯叽叽的。”大叔把玉米分给他们,玉米的香气飘在花坛上空,和薄荷蜜水的香混在一起,特别好闻。小宇咬着玉米,蹲在花籽芽旁:“花籽芽,你闻,玉米真香,等你长大,我也请你‘闻’玉米。”
傍晚的时候,花籽芽又长了一点,芽尖顶端冒出了淡淡的绿,像是要长子叶了。安诺在观察卡上写:“花籽芽长至一厘米,顶端泛绿,搭迷你遮阳棚,挂毛线小太阳,喝了薄荷蜜水,闻了玉米香。”林溪则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带着遮阳棚和毛线小太阳的花籽芽,旁边写着:“今天是开心的一天,花籽芽和我们一起长大。”小宇把值日表交给安诺,在上面画了个玉米,标注:“明天安诺值日,要记得给花籽芽喷薄荷蜜水,看看子叶有没有长出来。”
回家前,他们一起给芽儿浇了次水。安诺给花籽芽喷薄荷蜜水,林溪给“大阳”“小阳”理叶片,小宇给“小小阳”的松土。竹架上的麻绳沾着水珠,毛线小太阳在夕阳下泛着橘色的光,花籽芽的芽尖顶着点绿,像在和他们说“明天见”。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安诺趴在窗台上,看着巷尾的花坛——花籽芽的遮阳棚在月光下像个小小的帐篷,竹架上的守护牌轻轻晃,观察卡、笔记本和值日表叠在竹牌旁,薄荷蜜水罐放在石墩上。她想起今天花籽芽冒头时的惊喜,想起小宇激动的样子,想起林溪发亮的眼睛,想起张大爷的细沙、顾盼的山药糕、陈野的照片、奶奶的毛线小太阳、阿姨的宝宝、大叔的玉米……这些小小的瞬间,像晨露落在芽儿上,聚成了心里的暖。
她不知道花籽芽什么时候能长出子叶,不知道“小小阳”的新叶什么时候能展开,不知道“太阳王”什么时候能爬到竹架顶端,但她知道,有了这些人的陪伴,有了这些小小的约定,芽儿会慢慢长大,他们的《芽儿的成长日记》会慢慢变厚,那些藏在泥土里、竹架上、笔记本中的小幸福,会像花籽芽的芽尖一样,顶着晨露,迎着阳光,一点点冒出来,长成最温暖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安诺背着帆布包,攥着观察卡,脚步比平时更快了些——她要去看看花籽芽的子叶有没有长出来,要给它喷新的薄荷蜜水,要把今天的变化写进观察卡,还要和林溪、小宇一起,给“小小阳”的新叶画张速写。
喜欢你的幸福物语请大家收藏:(m.2yq.org)你的幸福物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