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姐本来以为实习生会隐瞒,没想到小李这么实诚,仔细看了修改后的报表和核对步骤,说:“你能主动承认错误,还把核对步骤列出来,比很多老员工都细心。这次错了没关系,以后按这个步骤核对,就不会再犯了。” 实习期结束后,小李因为“诚实、有责任心”被优先留用,还成了张姐的得力助手——小李没甩锅没隐瞒,靠实诚保住了工作,这和鲁宗道“不欺君”的逻辑一模一样:承认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想靠撒谎掩盖,最后越描越黑。
三、诚实的现代意义:不是“不犯错”,是“犯错后不丢信任”
很多人觉得“诚实=会吃亏”,但鲁宗道的故事告诉我们:诚实不是“不犯错”,而是“犯错后不失去别人的信任”——
找借口能蒙混一时,但骗得了一次骗不了第二次,一旦被发现,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诚实虽然可能挨一时的批评,但能让别人知道“你是个可信任的人”,这种信任比“不犯错的完美形象”更值钱;
就像鲁宗道,虽然喝酒违规,但真宗记住的是他“不欺君”的实诚,最后反而委以重任;要是他当时撒谎,就算没被发现,也永远成不了皇帝的“心腹”。
反过来看,职场里那些“靠借口蒙混的人”,大多走不长远:比如同事帮他背锅,他却隐瞒不说,最后被团队孤立;比如项目搞砸了,他甩锅给“市场变化快”,却不承认自己没做预案,最后被领导边缘化——撒谎看似能躲一时,实则是在消耗自己的“信任资产”。
四、核心启示:学鲁宗道诚实,记住“3个不纠结”
遇到犯错被抓包的情况,想像鲁宗道一样靠诚实赢信任,不用慌,记住这三点:
1.不纠结“领导会不会骂我”:比起骂,领导更怕“你撒谎”
领导问你“为啥错”,不是为了骂你,是想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问题、能不能改进”;
像鲁宗道如实说喝酒,真宗没骂他;小张如实说帮客户,领导反而表扬他——就算领导一时有点生气,也会因为你的诚实慢慢改观,比撒谎被戳穿强;
2.不纠结“要不要找借口”:找借口的功夫,不如想“怎么补错”
别把时间花在“编什么理由”上,不如如实说明情况后,立刻说“我已经做了XX补救措施”;
比如小李做错报表后,没找借口,而是直接说“我已经改好,还列了核对步骤”,这比“我没学过这个报表”的借口管用多了;
3.不纠结“会不会丢面子”:诚实认错不丢面子,撒谎被戳穿才丢面子
很多人找借口,是怕“认错没面子”,但其实“敢承认错误、能改进”才是真体面;
鲁宗道当着皇帝的面承认“私入酒家”,没丢面子,反而被夸“真实”;要是他撒谎,最后被御史弹劾,那才是真丢面子——诚实认错,反而能赢回尊重。
【原文】鲁宗道
宋鲁宗道(字贯夫,亳州人)为渝德日,真宗尝有所召。使者及门,宗道不在,移时乃自仁和肆饮归。中使先入,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宗道曰:但以实告。”曰:“然则当得罪。”宗道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中使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具备。适有乡亲远来,遂邀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笑曰:“卿为宫臣,恐为御史所弹。”然自此奇公,以为真实可大用。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yq.org)智囊里的管理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