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一开始有点不高兴,但还是听了COO的建议,只开了2家试点店。没想到才过半年,那些跟风开10多家店的同行,因为客流不够、租金太高,纷纷闭店;而这家公司的2家试点店,因为选址精准、服务到位,反而开始盈利。CEO后来拍着COO的肩膀说:“幸好你当时拦着我,不然我肯定飘了,现在得亏得底朝天!”——这就是李沆“报坏消息”的现代版:太平的时候敢提风险,不是扫兴,是帮团队踩刹车,避开大坑。
案例2:团队leader不庆功,反而讲“投诉”,保住连续达标
某快消品牌的销售团队,连续3个季度超额完成业绩,团队成员都想着“该好好庆功,放松一下”。但leader没组织庆功宴,反而开了个“问题复盘会”,把最近的客户投诉(比如“包装易破”“送货慢”)、行业变化(比如“原材料要涨价”“新品牌在搞低价活动”)全摆了出来,说:“咱们这季度达标了,但这些问题不解决,下季度很可能掉下来。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得赶紧改包装、优化物流,不然客户就跑了!”
团队一开始有点抱怨“leader太较真”,但还是照着改了。结果下季度,很多同行因为没应对原材料涨价、客户流失,业绩下滑了;而这个团队因为提前解决了问题,不仅没下滑,还又超额完成了业绩。团队成员后来都说:“幸好leader没让咱们飘,不然这季度就凉了!”——这和李沆“天天奏报坏消息”的逻辑一样:顺境时不唱赞歌,反而盯着问题,才能一直稳下去。
三、评注的“扎心启示”:别把“外患”赶尽杀绝,留个“警钟”更安全
评注里提到《左传》的故事:晋厉公和楚国在鄢陵打仗,范文子不想打,说“只有圣人能做到内外都没忧患。普通人要是外面太平了,内部肯定出问题,不如留着楚国这个外患,让咱们保持警惕”。结果晋厉公不听,打赢了楚国,回来后更飘了,重用奸臣、杀了忠臣,最后自己也被杀了。
李沆的思路和范文子一模一样——别盼着“一点威胁都没有”,适当的外患/风险,反而能让人保持清醒。这放现在企业里也一样:某手机品牌明明有能力挤垮所有小竞品,却没这么做,反而留着这些小对手。CEO说:“有他们在,咱们才不敢松懈,天天琢磨怎么改进技术、降低价格;要是垄断了市场,团队肯定会躺平,最后被国外品牌干掉。”——这就是“外患=警钟”的道理,太平反而会让人失去战斗力。
四、核心启示:想不被太平养废,记住李沆的3个“不犯傻”
李沆的智慧,说到底就是“不被太平迷惑,敢跟‘飘’对着干”。不管是管企业、带团队,还是个人成长,想避开“顺境翻车”的坑,记住这三点:
1.不犯傻“盼绝对太平”:有点小风险、小麻烦,是好事
别总想着“要是没一点问题就好了”,问题和风险其实是“安全垫”——有边境的小摩擦,皇上才不会瞎折腾;有竞品的小威胁,公司才不会躺平;有工作的小问题,个人才不会松懈。绝对的太平,反而像“温水煮青蛙”,慢慢把人煮废。
2.不犯傻“藏坏消息”:该报的风险,一定要说出来
别为了让领导/团队开心,就只报喜不报忧。李沆要是天天说“天下太平”,真宗只会飘得更快;COO要是跟着喊“扩张”,公司只会亏得更惨。遇到风险别藏着,该说就说,哪怕会让人不高兴,也比最后翻车强。
3.不犯傻“纵容飘”:看到有人要飘,赶紧踩刹车
不管是领导、同事还是自己,一旦有点成绩就“飘”(想瞎折腾、想躺平),就得赶紧提醒。李沆提醒真宗“别生侈心”,leader提醒团队“别放松”,都是在踩刹车。飘的时候不踩,等撞了墙再后悔,就晚了。
【原文】李沆
李沆为相,王旦参知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语曰:外宁必有内忧。譬人有疾,常在目前,则知忧而治之,沆死,子必为相,遵与虏和亲,一朝疆场无事,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及不孝恶逆之事奏闻,上为之变色,惨然不悦。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且丞相每奏不美之事,拂上意。”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常怀忧惧。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狗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吾老不及见,此参政他日之忧也!”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殿,搜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亲见王钦若、丁谓等所为,欲谏,则业已同之,欲去,则上遇之厚,乃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评:《左传》:晋、楚遇于鄢陵,范文子不欲战,曰:“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盍释楚以为外惧乎?”厉公不听,战楚胜之。归益骄,任嬖臣胥童,诛戮三郤,遂见弑于匠丽。文靖语本此。)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yq.org)智囊里的管理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