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月光洒在长宁县的石板路上,映出两道并肩而行的身影。沐雪今日在庆功宴上多饮了几杯,脸颊微红,步履轻盈,仿佛踩在云端。萧山走在她身侧,目光时不时落在她身上,眼中带着几分关切与温柔。
“萧山哥哥,你看,今晚的月亮真圆啊!”沐雪仰起头,指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声音里带着几分醉意,却格外清亮。
萧山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笑道:“是啊,月色如水,倒是难得的好景致。”
沐雪忽然停下脚步,转身面对萧山,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如此良辰美景,不如我吟诗一首,如何?”
萧山一愣,还未反应过来,沐雪已轻声吟诵起来:
“月影摇波碎,风轻送晚香。
星河低垂处,梦与夜同长。”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仿佛带着某种魔力,将周围的夜色都染上了诗意。萧山听得怔住了,心中震撼不已。这诗意境深远,字字珠玑,绝非寻常人能作得出来。他忍不住问道:“沐雪妹妹,这诗……是你所作?”
沐雪轻笑一声,摆了摆手:“随口胡诌罢了,不值一提。”说完,她又继续向前走去,仿佛刚才的诗句只是她一时兴起的玩笑。
然而,萧山却无法平静。他跟在沐雪身后,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沐雪何时有如此才华?这些诗句若是传出去,必定流芳百世。可她的身份……不过是个常年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狂野疯丫头,怎会有如此文采?萧山心中隐隐生出一丝怀疑。
沐雪吟诵的诗句。他一回到家就点亮油灯,将那些诗句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写完后,他细细品读,越读越觉得惊艳。这些诗不仅意境高远,而且文辞优美,绝非寻常之作。
“若是这些诗传出去,恐怕会引起轰然大波。”萧山心中暗想。他思索片刻,决定将诗的后半段暂时隐去,只记录前半段,以防万一。
第二天一早,萧山便赶到书院,借遍了同窗和夫子的书籍。他翻遍了《诗经》《楚辞》,甚至找来了许多冷门的诗集,却始终找不到这些诗的出处。这些诗句的风格与当世的诗体截然不同,仿佛来自另一个时代。
萧山心中疑惑更深,决定带着其中一首诗的前半段去向夫子请教。夫子是书院中最有学问的人,或许他能解答自己的疑惑。
夫子接过萧山递来的诗稿,细细读了一遍,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光。他抬头看向萧山,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这诗……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萧山犹豫了一下,答道:“是……一位朋友所作。”
夫子闻言,眉头微皱,心中却翻起了惊涛骇浪。这诗意境高远,文采斐然,若是能据为己有,必定能名扬天下。他强压下心中的贪念,故作平静地说道:“这诗确实不错,不过还需细细推敲。你先回去吧,我再仔细看看。”
萧山离开后,夫子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反复诵读那首诗,越读越觉得惊艳。若是这首诗变成自己的,那将是何等的荣耀!然而,他也知道,这样做有违文人操守。夫子陷入了深深的挣扎中。
几日后,书院中忽然传出一首诗,正是萧山拿去请教夫子的那首前半段。夫子将其公之于众,声称是自己近日所作。学子们纷纷赞叹不已,称夫子才华横溢,此诗必将流芳百世。
萧山得知后恍然怪不得同窗行为怪异,还有意排挤自己,心中冷笑。虽然自己预料到会有一定的风波,没想到就连夫子这样的人,也难逃名留千古的诱惑。他找到夫子,质问道:“夫子,这诗明明是……您真的确定这是您所作?您千万不可行差踏错!”
夫子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萧山,你什么意思?不是我作的难道是你?我看你从事商贾低贱活计,脑袋全是铜臭味,文章早已没了灵气。就你,也配谈论诗词?这诗是我多年心血之作,岂容你污蔑!你要是拿不出证据,别怪老夫不客气,定要把你撵出学院!”
看热闹的同窗窃窃私语,对萧山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当初萧山靠着香皂,肯定挣了不少钱……”
鄙夷声四起,萧山站在书院的大厅中,面对夫子的讥讽和同窗的窃窃私语,神色从容,目光坚定。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朗而有力,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众人的心里。
“夫子,诸位同窗,你们口口声声说商贾低贱,可曾想过,你们身上穿的衣裳、手中捧的书卷、桌上摆的笔墨纸砚,哪一样不是经由商贾之手而来?若是没有商贾,你们今日还能安然坐在这里读书论道吗?”
他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夫子脸色微变,却仍强撑着反驳:“商贾逐利,铜臭满身,岂能与读书人的清高相提并论?”
萧山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夫子,您说得不错,商贾逐利,但逐利并非罪恶。商贾之道,乃是民生之基。若无商贾,百姓如何互通有无?若无商贾,天下如何繁荣昌盛?我推广香皂,是为百姓谋福祉,让更多人免受疾病之苦。这难道不是一件功德之事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屠夫之女的青云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屠夫之女的青云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