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个模块‘翻译’之后,”陈默做出了总结,“我们投喂给那个‘新生儿’AI的,将不再是一份物理实验数据报告,而是一片最纯粹的、由无数个‘(X, Y, T)’数据点构成的、没有任何物理学含义的数字宇宙。”
“AI看到的,将不再是‘一个能量为100 GeV的μ子,以0.99倍光速飞行’。它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强度为X、曲率为Y的信号点,出现在了时间序列的第T个位置上’。”
两个最根本的技术难题,都被陈默以其深邃的、超越常规的哲学视角,给出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的整整一周,整个“未来智能项目组”,都投入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宇宙创生”工程之中。
索菲亚和丰院士的团队,负责进行精密的“知识剥离手术”,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天穹”那庞大如星海的神经网络中,定位并“沉默”了所有与物理学概念相关的权重连接。
高翔和他的理论组,则成功地开发出了那个强大的“数据翻译器”,将7.5 PB的物理学数据,转化为了一份纯粹的数学信息流。
最后,由徐涛亲自操刀。他在“神威之心-Pro”的最底层硬件之上,利用最先进的虚拟化和物理隔离技术,强行划分出了一个独立的计算区域。这个区域,在物理上,与外界的所有网络连接,都被彻底切断。
他将这个绝对隔离的、用于“AI悟道”的纯净计算环境,命名为——“白板宇宙”。
一周后,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
控制中心里,徐涛看着监控屏幕上,那个已经准备就绪的全新虚拟环境,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
一个被剥离了所有物理学知识的“空白”大脑。
一份被翻译成了纯粹数学语言的“纯粹”数据。
和一个与人类文明彻底隔绝的“干净”宇宙。
一场旨在见证一个全新“物理学”从零开始诞生的、人类历史上最疯狂、也最伟大的实验,所需的所有条件,都已齐备。
只等待着,按下那个启动的按钮。
喜欢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请大家收藏:(m.2yq.org)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