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灯火通明,气氛凝重肃穆。虽无哭嚎震天,但弥漫的压抑与担忧,却比哭声更令人窒息。太子突发急症,呕血昏迷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皇室与朝堂激起千层浪。
太子寝殿内:
龙榻之上,太子周载面如金纸,双目紧闭,气息微弱,嘴角残留着未擦净的暗红色痕迹。
皇后(太子生母)端坐榻边,凤目含悲,紧握着太子的手,虽未落泪,但紧抿的唇角和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内心的焦灼。
太子妃崔令仪侍立一旁,端庄的脸上布满忧色,亲自用温热的湿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太子额角的虚汗。侧妃江若蘅则带着几分惶恐,指挥着宫女更换汤药、温水。
长公主,雍容华贵,此刻面带忧色,紧挨着皇后方向,轻声道:“母后,您要保重凤体。大哥吉人天相,定会转危为安的。”她的驸马,安国公长孙,也在一旁低声劝慰。
太子长子周乾睿(约十岁)、次子周翊文(约八岁)被乳母和嬷嬷带着,安静地站在稍远处,两个孩子小脸紧绷,眼中含着泪水,懂事地不敢哭闹,只是紧紧依偎着母亲(太子妃)。
太子太傅何文州、太子洗马等几位核心属官,肃立在殿内一侧,面色凝重,低声商议着什么,眉宇间忧心忡忡。太医令则带着几名太医,在屏风后低声讨论着脉案,神情紧张。
隆裕帝面色沉凝如水,端坐主位,帝王威仪如山岳般沉重。贴身大宦高顺,垂手侍立其侧,低眉顺眼,气息内敛,如同老树盘根。
皇子公主们陆续到来,依照长幼尊卑,上前向帝后行礼问安,神情各异,气氛微妙。
二皇子周昱此刻站在离隆裕帝不远的位置,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急,躬身道:“父皇、母后,大哥……大哥他怎就病倒了?儿臣听闻消息,心急如焚!特命人取来府中珍藏的百年老山参和天山雪莲,希望能对大哥的病情有所帮助!”
他示意身后随从奉上锦盒,言辞恳切,眼神却在不经意间扫过寝殿方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和……隐隐的兴奋!他身后,几名心腹属官也躬身侍立,眼神闪烁。
长宁公主周锦秋,眉宇间带着忧色,献上南海鱼胶,说是有滋补、食疗之用。她的驸马,威远侯次子,侍立一旁。
三皇子周墨珩、临川公主周清漪紧随其后,他神色沉静,举止从容,上前躬身行礼:“父皇、母后,儿臣听闻大哥病重,忧心如焚。府中恰有我朝杏林圣手抄的《黄帝内经》孤本一卷,或对太医诊治有所裨益,特献上。”
他身后的随从奉上一个古朴的木匣。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寝殿,带着一丝深沉的忧虑。
四皇子周朗晔带着妹妹文安公主周锦画,带着些许惶恐,上前行礼:“父皇、母后……大哥……大哥他……儿臣带了……带了上好的药材……”他声音微颤,显得情真意切。行礼后,他自然地站到了三皇子周墨珩身侧稍后位置。
六皇子周胜(魏昭仪之子)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少年老成,带着百年首乌,面色凝重。
七皇子周禾安(刘昭容之子)也只有十五岁,略显拘谨,献上灵芝。
八皇子周乔亦(张婕妤之子)年仅十三岁,由宫人引导,献上人参。
九皇子周贺: 十岁,小脸紧绷,眼神清澈中带着担忧,由一名老内侍陪着,献上一小盒珍贵的龙涎香(许美人珍藏)。他行礼后,下意识地……往刚进殿的五皇子周景昭方向挪了挪,似乎本能地想靠近这位“五皇兄”。
周景昭匆匆赶到,面色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与担忧。他先向隆裕帝和皇后郑重躬身行礼:“儿臣拜见父皇、母后!听闻大哥病重,儿臣心急如焚,特来探望!”他身后,清荷捧着一个锦盒。
“珲奴来了。”隆裕帝微微颔首,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审视,但更多的是疲惫。
皇后看向周景昭,眼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声音微哑:“景昭有心了。”
周景昭又向几位年长的皇兄皇姐见礼,最后走到九皇子周贺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小九别怕。”周贺感受到一丝温暖,紧绷的身体微微放松。
周景昭这才转向太子妃崔令仪,关切问道:“皇嫂,大哥……情况如何?”他示意清荷奉上锦盒:“这是……母妃生前留下的……一支三百年的血参,据说有吊命奇效……希望能帮到大哥。”他语气低沉,带着真挚的担忧(部分是演的,但血参是真)。
崔令仪眼眶微红,还礼道:“多谢五弟挂念。太医……正在全力救治。”她示意宫女收下锦盒。
殿内众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几个小圈子:
皇后嫡系,皇后、长公主及其驸马,围绕在太子榻前或附近,忧心忡忡。
周昱及其心腹属官、长宁公主及其驸马,站在靠近隆裕帝的一侧,表面忧急,眼神却透着算计。
周墨珩、临川公主,四皇子周朗晔、文安公主周锦画(德妃之女),以及德妃本人,站在稍靠后的位置,神情内敛,观察着一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闲散王爷开局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闲散王爷开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