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金山压顶破谗言 银海翻波赚巨万
北疆定边城之事初步安排妥当,留下王强继续坐镇整编“草原轻骑军”并协助北庭都护府建立初期秩序,李之源便带着程度、明月以及六位宗师护卫,浩浩荡荡地返回长安。
这一趟北疆之行,时间虽不算太长,但发生的事情可不少。击溃黑狼部,冰封千里,收服东部草原三十六旗,设立北庭都护府,推行划疆定牧、兴办文教、规范贸易等一系列新政……每一件都足以震动朝野,更别提那近乎神话的“坎剑镇北疆”了。
消息比李之源的队伍更早传回长安。
皇帝李琰在御书房看着边关急报和密探奏章,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惊愕于战事的诡异结果(冰封?),欣慰于边患暂除,警惕于这个侄儿越发深不可测的实力和手段,最后统统化为一个念头:这小子,又替朕省了一大笔军费,还开疆拓土了!该赏!嗯…赏点什么好呢?反正不能赏钱,朕还欠着他呢…
太后和唐王妃则是后怕与骄傲交织,听说李之源要回来了,天天盼着,太后甚至亲自盯着御膳房准备他爱吃的点心。
至于长安城的百姓和各方势力,更是议论纷纷。富昌王李之源的名头,以前是“京城四大纨绔之首”、“点金圣手”、“太后心头肉”,现在又多了一层“北疆杀神”(虽然他自己根本没动手)的神秘色彩。
这一日,长安城门大开,李之源的车队缓缓入城。没有刻意张扬,但王爷的仪仗和那几位气息渊深的宗师护卫,就足以吸引所有目光。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争相目睹这位传奇王爷的风采。
“看!那就是富昌王爷!” “嚯!好俊俏的后生!不像能冰封千里的啊?” “你懂什么?这叫真人不露相!” “听说北疆蛮子被他吓得直接跪地叫天神了…” “啧啧,这下王爷的产业怕是更要遍布天下了…”
李之源坐在宽敞的马车里,打着哈欠,听着外面的议论,对程度撇撇嘴:“听见没?本王的形象越发高大威猛了。”
程度正拿着小本本画街边美人,头也不抬:“源哥儿,他们要是知道你昨晚还在为北疆挖矿的妖工要求加班费而头疼,不知道会不会幻灭。”
“闭嘴!那是管理艺术!艺术你懂吗?”李之源没好气地踹了他一脚。
回到阔别数月的富昌王府,自然是一番热闹。唐王妃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眼圈发红:“瘦了,北疆那苦寒之地,岂是我儿待的地方?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李之闲坐在轮椅上,微笑着递上一卷画:“二弟,为兄闲来无事,画了幅《北疆风雪图》,聊表挂念。”
李之源接过一看,画中风雪苍茫,隐约有冰墙矗立,意境深远,笑道:“大哥画技越发精湛了,这画挂在我书房,准能镇宅。”
太后更是直接派心腹太监送来一堆赏赐,并传话让他好生歇息,明日再进宫说话。
三大纨绔死党中的秦玉龙也很快过府一叙。王强还在北疆,程度一路跟着,就缺他了。三人聚在李之源奢华无比的书房,吃着明珠、明月端来的点心,听着程度添油加醋地讲述北疆见闻。
秦玉摇着折扇,眼中闪着精光:“源哥儿,此一行,名利双收,更兼开疆拓土,陛下那里,封赏是少不了的。不过,风头太盛,恐招嫉恨啊。”
李之源啃着灵果,含糊道:“怕什么?本王一向与人为善,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
秦玉龙轻笑:“与人为善?你这‘善’字,怕是写着‘利益’二字。你动了北疆的格局,断了某些人私下与蛮族贸易的财路,又在草原推行新政,长安城里,眼红心跳、睡不安稳的人,可不在少数。”
程度插嘴:“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以前北疆乱着,他们还能浑水摸鱼,倒卖点禁运物资,现在源哥儿把路一堵,规矩一立,他们怕是恨得牙痒痒。”
正如秦玉龙所料,此刻,在赵郡李氏位于长安的别府密室内,一场针对李之源的阴谋正在酝酿。
参与密议的,除了家主李博(赵郡李氏在长安的代表),还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几家顶尖世家的代表。他们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诸位,消息都确认了。李之源那黄口小儿,在北疆搞什么‘划疆定牧’、‘设立都护府’、‘规范贸易’!我们的马匹、皮毛、药材生意,以后都要看他北庭都护府的脸色!甚至还要纳税!”李博咬牙切齿,他家族原本是向北疆走私铁器和盐的大户,利润惊人。
崔氏代表阴恻恻地道:“何止北疆!他的风行银号,吸储无数,如今又挟大胜之威,恐怕更多百姓商户会将钱财存入其中。长此以往,金融命脉岂不尽握其手?我等世家底蕴,多在田亩、矿藏、人脉,这银钱流通之势,竟被他后来者居上!”
卢氏代表皱眉:“听闻他此次北征,耗费甚巨。虽得了战利品,但整编军队、设立官署、兴办学堂,哪一样不是吞金的巨兽?他的风行银号,看似庞大,说不定已是外强中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小王爷的修仙日常请大家收藏:(m.2yq.org)小王爷的修仙日常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