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研究区内的激烈争吵与艰难突破,如同在深海中涌动的暗流,暂时被局限在绝对保密的岩层之下。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那场发生在蒙古草原深处、最终引动地壳变迁并辐射至近地轨道的惊天剧变,以及随后“收割者”舰队那诡异而突然的崩溃瓦解,其产生的物理效应和天文观测数据,如同一块被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残存的观测网络和情报系统中,激起了无法忽视的滔天涟漪。
最初是全球性的、强度异常且源点模糊的地震波,被所有尚在运转的地震台站捕获。紧接着,数个大国的残余太空监测力量(主要是依靠战前发射、侥幸未被完全摧毁的间谍卫星和深空望远镜)都捕捉到了蒙古上空短暂出现的、无法解释的巨量能量释放特征,以及随后太空中“收割者”舰队那违背常理的混乱与溃散。尽管由于通讯中断和各自为战,数据支离破碎,但所有分析的指向都明确无误——在东亚的腹地,发生了某种彻底改变战局的事件。
疑问、猜测、乃至恐慌,开始在残存的各国高层间秘密蔓延。各种互相矛盾的情报和小道消息在极其有限的加密频道中飞速传递。有人怀疑是某个国家动用了未知的、同归于尽级别的终极武器;有人猜测是“收割者”内部发生了未知的叛乱或系统故障;更有一些基于古老传说或边缘科学理论的、更加离奇的推测开始浮现。
所有的线索,或明或暗,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焦点——那个在“收割者”入侵后期,异军突起、展现出惊人组织韧性和抵抗力的东方大国,以及其麾下那支神秘消失、据说执行了某项绝密任务的“曙光”小组。
压力,如同无形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向核心基地。
江华在病榻上,通过有限的、经过筛选的情报简报,感知到了这股正在聚集的国际风暴。她并不意外。在决定向本国最高层汇报的那一刻,她就预见到,这个关乎整个物种命运的真相,不可能被永远封存在一座山腹之中。
很快,来自最高决策层的指令下达了。经过缜密的风险评估和激烈的内部辩论,决定以可控的方式,向几个具备相当实力、且在抵抗“收割者”入侵中表现出合作意愿(或至少是保持了中立)的主要国家残存领导层,进行有限度的情报共享。
目的很明确:第一,避免因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误判和可能的新冲突,尤其是在人类文明如此脆弱的时刻。第二,尝试整合全球残存的科研力量和资源,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收割者”或其他未知宇宙威胁。第三,确立在应对地外文明事务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一场注定载入史册(如果人类文明还有未来书写历史的话)的、绝密级别的全球高层视频会议,在断断续续、充满干扰和加密跳频的通讯链路中,艰难地召开了。
江华没有出现在主会场。她的身体状况和身份敏感性都不允许。但她被安排在隔壁一个绝对隔音的观察室内,通过实时传输的画面和音频,见证着这一切。她面前屏幕被分割成数个窗口,显示着来自不同国家地下掩体或秘密基地的画面——那些曾经在新闻中熟悉、如今却显得疲惫而沧桑的面孔,出现在模糊且不时雪花的屏幕上。
会议的气氛,从最初的礼节性谨慎,迅速转向了难以抑制的震惊与怀疑。
当东道主方面的代表,以尽可能冷静和客观的语气,概述了“彼岸花”项目的真相、它与“织网者”遗产的关联、“收割者”文明的本质及其暂时退却的原因,并展示了部分经过处理、无法伪造的证据(如“摇篮”内部结构的能量渲染图、沈哲明生物信号与宇宙背景辐射的关联性分析报告摘要)时,屏幕另一端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随后,是爆发。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一位来自老牌欧洲强国的代表失态地惊呼,他花白的头发因激动而颤抖,“你们是在告诉我们,我们刚刚经历的这场几乎毁灭一切的战争,根源是一个……一个亿万年前死去的文明留下的‘花园工具’失控,引来了宇宙里的……‘除草剂’?!”
“证据!我们需要更多、更确凿的证据!”另一位大洋彼岸的代表,声音透过干扰传来,带着强烈的不信任,“谁能保证这不是某种……精心编排的谎言,旨在为某些地缘政治目标服务?”
质疑声此起彼伏。固有的意识形态壁垒、战前就存在的战略猜疑、以及对于超越认知事实的本能排斥,让这场关乎种族存亡的对话,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时,东道主方面的首席科学家,那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接入了他所在“溯源”区的实时画面。他没有进行更多的辩解,而是直接展示了部分正在进行的、关于“灵子海”共振模型和“活体金属”结构模拟的研究界面。那些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公式、违背现有材料学认知的原子排列动态图,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无声的、却极具分量的证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2yq.org)锦绣烬:关东寒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