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兴庆府,这座在围城之下紧绷了多日的雄城,今日,却一反常态地,打开了紧闭的南门。
吊桥缓缓放下,城门洞开,仿佛一个张开巨口的猛兽,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城门两侧,太子李星云亲率西夏文武百官,列队相迎。他们一个个身着朝服,表情肃穆,只是那眼神深处,却都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和不安。
而在他们身后,萧明一袭青衫,负手而立,神情淡然地望着远方。他的身边,没有带一兵一卒,仿佛只是一个前来观礼的宾客。
远处,黄沙漫漫,两支队伍,正一东一西,朝着兴庆府的方向,缓缓而来。
东边,是金国的使团。黑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旗下,数百名金国铁骑,人马俱甲,浑身散发着如同实质般的杀气。他们沉默地行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人的心跳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为首的,正是昨日与萧明有过一面之缘的金国皇子,完颜宗望。
西边,则是辽国的使团。青色的狼头大旗,张扬而霸道。与金人的沉默肃杀不同,辽国的骑兵,显得更加桀骜不驯。他们三五成群,一边行进,一边高声谈笑,看向兴庆府城楼的目光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贪婪和欲望。带队的,是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淳。
两支队伍,在距离城门约一里外的地方,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
完颜宗望和耶律淳的目光,在空中交汇,迸射出无形的火花。
尽管暂时“联手”,但两国之间深入骨髓的仇恨,却不可能轻易消弭。此刻,谁先进城,谁后进城,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顺序问题,却代表着彼此的颜面和在这场“会谈”中的主导地位。
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就在这时,萧明动了。
他缓步上前,走到了李星云的身边,对着远处的两支队伍,朗声笑道:“两位殿下,远道而来,辛苦了。太子殿下已在城内备下薄酒,为二位接风洗尘。不知二位,是打算在城外,继续比较一下,谁的马,跑得更快一些吗?”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那轻松的语调,和话语中毫不掩饰的调侃,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为之一松。
耶律淳和完颜宗望的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宋人,竟然有如此胆色,敢当着他们两国精锐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耶律淳冷哼一声,催马向前几步,粗声粗气地说道:“你就是那个大宋的帝师,萧明?口气倒是不小!我们是来调停的,不是来喝酒的!”
完颜宗望也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萧大人,我大金,是带着诚意而来。希望你们,不要不识抬举。”
面对两人的威胁,萧明却只是微微一笑。
“两位殿下误会了。”
他从容不迫地说道:“正因为知道两位是带着诚意而来,所以,我们才更要以礼相待。这杯接风酒,既是礼数,也是态度。”
“至于调停之事,事关重大,自然要等酒足饭饱,养足了精神,我们再坐下来,从长计议。”
“还是说,两位殿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兴庆府的城楼上,分出一个高下了?”
此言一出,耶律淳和完颜宗望的瞳孔,都是猛地一缩。
萧明这句话,看似是在调解,实则,却是在他们之间,埋下了一根更深的钉子。
他明确地告诉他们,别忘了,你们彼此之间,才是最大的敌人!
如果现在就在这里起了冲突,只会让大宋和西夏,坐收渔翁之利。
耶律淳和完颜宗望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忌惮。
最终,还是耶律淳哈哈一笑,打破了僵局。
“好!说得好!既然太子殿下如此盛情,我们若再推辞,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他一挥手,大声道:“入城!”
完颜宗望也冷冷地看了一眼萧明,没有再多说什么,同样下达了入城的命令。
两支队伍,一前一后,缓缓地驶入了兴庆府的城门。
看着他们消失在城门洞中的身影,李星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感觉自己的后背,都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他走到萧明身边,由衷地赞叹道:“先生,好口才!三言两语,便化解了这场危机。”
萧明却摇了摇头,神情凝重地说道:“殿下,危机,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战场,不在城外,而在城内的酒宴之上。”
……
入夜,西夏皇宫,灯火辉煌,鼓乐齐鸣。
一场盛大的国宴,正在这里举行。
李星云高坐主位,左手边,是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淳,右手边,是金国皇子完颜宗望。
萧明,则坐在李星云的下首,安静地品着酒,仿佛一个局外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耶律淳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星云,开门见山地说道:“太子殿下,明人不说暗话。我们这次来,是为了什么,想必你也很清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