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沙漠的寒意尚未被太阳完全驱散,营地已经苏醒。简单的早餐过后,志愿者们开始熟练地检查工具、分配树苗、安排今天的作业区域。
林墨换上了一套赵队长给的旧迷彩服和劳保手套,戴上防风沙的头巾,俨然一副预备役植树队员的模样。
他开启了直播,标题设为:“今日体验:在库布齐沙漠种下一棵树”。
【直播已开启。当前直播间人数3800+】
【“早上好!主播这身打扮好接地气!”】
【“真的要去种树啊?期待!”】
【“向志愿者们致敬!”】
【“主播小心点,别累着了!”】
“大家早,”林墨对着镜头调整了一下头巾,“今天跟着赵队长他们去体验植树。沈记者去进行跟踪采访了,我们稍后可能会汇合。”
赵队长给林墨分配的任务相对简单:跟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队员李叔,主要负责浇定根水。但这“简单”的任务,在沙漠环境下也变得极不普通。
作业区离营地有一段距离,需要乘坐颠簸的拖拉机过去。
一路上,目之所及是连绵的沙丘,只有零星点缀着一些低矮、顽强的沙生植物,以及前人种下、已成活的小树苗,像一个个小小的绿色希望符号。
到达目的地,眼前的景象让林墨和直播间的观众都感受到了震撼与艰巨。
一片刚刚用草方格沙障固定住的沙地上,已经挖好了一个个树坑。旁边堆放着耐旱的樟子松、沙柳等树苗,还有一桶桶珍贵的水。
“小伙子,跟着我。”李叔话不多,递给林墨一个大的浇水壶,“每个坑浇半壶,一定要浇透,看到水渗下去才行。这水啊,都是从老远拉过来的,金贵着呢,不能浪费。”
林墨郑重地点头。他学着李叔的样子,提起沉甸甸的水壶,走向第一个树坑。沙漠表面松软,一脚下去就是一个坑,行走格外费力。炽烈的阳光很快晒得人头皮发烫,风卷着细沙,无孔不入地往衣服领口、袖子里钻。
他弯腰,小心地将水注入树坑。干燥的沙土贪婪地吸收着水分,发出滋滋的声响。半壶水下去,瞬间就渗得不见踪影。他严格按照要求,浇完一个,再走向下一个。
重复、枯燥、且极度耗费体力。不一会儿,林墨就感到腰酸背痛,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心脏承受着不小的压力。汗水浸湿了里面的衣服,又被热风吹干留下白色的盐渍。
但他没有停下,看着那些等待着生命之水的树坑,他咬牙坚持着。
直播镜头真实地记录着这一切:他沉重的呼吸、滴落的汗水、小心翼翼浇水的动作、以及身后那片广阔而需要被拯救的土地。
【“看着就好累啊……主播坚持住!”】
【“这水真的太珍贵了,看得我都不敢浪费水了。”】
【“志愿者们年复一年这样,太不容易了!”】
【“收到【敬佩】值+30”】
【“收到【辛苦】值+15”】
偶尔有志愿者扛着树苗从他身边经过,都会对他露出鼓励的笑容,或者喊一句“兄弟,辛苦!”。这种并肩作战的感觉,奇异地支撑着他。
中间休息时,他坐在沙地上,大口喝着自带的水。李叔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干硬的馍馍:“垫垫肚子。习惯就好。看着这些小苗子活下来,长高,就觉得啥都值了。”
林墨顺着李叔的目光望去,远处一片几年前种下的树苗,已经连成了小小的林地,虽然不高,却顽强地挺立在风沙中,守护着身后的绿色。
休息过后,林墨继续投入工作。他甚至尝试着去帮忙栽种树苗,学习如何将树苗竖直放入坑中,如何回填沙土并轻轻压实。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和技巧。
时间在重复的劳动中流逝。当林墨浇完最后一片区域的定根水时,已是日上三竿。他几乎直不起腰,浑身像是散架一样,手套磨破了,脸上也沾满了沙尘,但看着那片刚刚被浇灌过的、孕育着新生希望的树坑,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完成了!主播好样的!”】
【“虽然累,但感觉好有意义!”】
【“致敬每一位沙漠植绿人!”】
【“哭了,真的好感动!”】
他喘着气,四处张望,寻找沈栀的身影。很快,他在不远处的一片沙柳林旁看到了她。她正和几个看起来像是大学生志愿者的年轻人坐在一起,似乎刚结束一段采访,大家正轻松地聊着天。
林墨走了过去。沈栀看到他一副“灰头土脸”却眼神发亮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我们的主力浇水工回来了?战绩如何?”
一个皮肤晒得黝黑、笑容阳光的男生志愿者接口道:“哥们儿可以啊!我看你没停过!比我们刚来时强多了!”
另一个扎着麻花辫、戴着眼镜的女生也笑着说:“沈记者刚才还在采访我们为什么想来这里吃苦呢。”
林墨在他们旁边坐下,接过沈栀递来的水,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才缓过气来:“为什么来?我也好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请大家收藏:(m.2yq.org)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