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中心小学的“5G未来教室”里,新奇与兴奋的氛围持续发酵。
第一天的VR飞行体验余温未散,第二天的课程又带来了新的惊喜。
支教队的王老师神秘地宣布:“同学们,今天我们不‘看’了,我们来‘唱’!我们要通过这个大屏幕,和千里之外、上海音乐学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上一堂音乐课!”
孩子们的眼睛瞬间又亮了,音乐对于能歌善舞的他们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大屏幕亮起,连线另一端,是上海音乐学院一间明亮的音乐教室,几位面带微笑、气质优雅的学生已经做好准备。他们计划远程教唱一首简单而优美的经典歌曲——《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屏幕那端的“小老师”们唱得字正腔圆,婉转动听。
高原的孩子们努力地跟着学,但汉语发音对他们来说有些困难,歌声显得有些参差不齐,甚至有些跑调,但他们每个人都唱得无比认真和投入。
【“孩子们好努力!但是发音有点可爱哈哈!”】
【“《茉莉花》用藏语腔唱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没关系!心意最重要!”】
上海的音乐学院学生们耐心地一遍遍领唱,鼓励着孩子们。
忽然,不知道是哪个孩子先起的头,或许是觉得用熟悉的母语更能表达旋律的美,在唱到第二段时,他用藏语即兴地、轻轻地和了一声。
这一声,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
很快,更多的孩子加入了进来,他们不再执着于拗口的汉语歌词,而是用自己最熟悉的藏语,为《茉莉花》的旋律填上了充满高原风情的即兴和声。
汉语的领唱与藏语的和声交织在一起,虽然不那么标准,却形成了一种奇妙而和谐、跨越了语言和地域的“双语版”大合唱。
这完全出乎意料的创作,让屏幕那端的音乐学院师生们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随即露出了惊喜和感动的笑容,他们不再领唱,而是静静地欣赏着这来自雪域高原的、最纯粹天然的合唱。
王老师和支教队员们也愣住了,随即眼眶发热。
林墨被这突如其来的、发自天籁的歌声深深震撼。他立刻操控无人机,将镜头缓缓转向教室窗外。
只见窗外,巍峨的雪山在夕阳下染上金边,深蓝色的天幕上,第一颗星星悄然亮起。
孩子们的歌声——那混合着生涩汉语和悠扬藏语的《茉莉花》,纯净、空灵,仿佛不是从教室传出,而是从那雪山之巅、星空深处流淌而来,通过稳定的5G信号,传向千里之外的黄浦江畔。
【“……我听到了什么……”】
【“汉语藏语合唱《茉莉花》…鸡皮疙瘩起来了!”】
【“雪山!星空!孩子们的歌声!这是最美的舞台!”】
【“这不是唱歌,这是心在发声!”】
【“真正的‘星’声!来自星星的孩子的声音!”】
【“收到【震撼】值+99!”】【“收到【感动】值+88!”】【“收到【自豪】值+100!”】…
直播间的情绪值疯狂飙升,突然突破了某个阈值。
叮!【情绪值累计达到300,000点!解锁特殊捐赠物品:【星空音响】(太阳能供电+超大容量储能+超强蓝牙信号覆盖+防水防尘设计)】
系统的提示音让林墨从陶醉中回过神。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在心中确认:“兑换!并指定捐赠给清河镇中心小学广播站!”
歌声渐歇,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既是送给屏幕那端的老师,也是送给他们自己。孩子们的小脸都红扑扑的,眼睛里闪烁着快乐和自信的光芒。
林墨走到教室前方,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唱得太美了!为了让大家以后能经常听到这么美的歌声,也为了让整个清河镇都能听到你们的声音,有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叔叔,委托我送给大家一套全新的音响设备,就装在学校的广播站!以后每天,歌声和故事都能传遍整个山谷!”
孩子们虽然不太明白“星空音响”具体是什么,但听到能放音乐和故事,都开心地欢呼起来。
校长则明白这份礼物的价值,激动地连连道谢。
当晚,林墨将这段跨越山河的“双语茉莉花”合唱视频剪辑出来,发布上网。
教育部官方微博再次第一时间转发:
【#科技赋能教育# #美育走进心田#】当上海的《茉莉花》遇见高原的牧歌,当5G信号连接起山海之遥,我们听到了世界上最纯净、最动人的合唱。这是科技与人文的美妙结合,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生动体现。为@林墨 的记录点赞,为师生们的努力点赞,为所有孩子们的歌声点赞!#云端课堂星声版# !//@林墨:山海共鸣,天籁“星”声。
话题#云端课堂星声版# 迅速引爆网络,登顶热搜。人们被科技的力量感动,更被孩子们纯净的歌声和文化的自然融合所震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请大家收藏:(m.2yq.org)确诊绝症后,我成了旅行区顶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