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清晨带着初秋的凉意,老城区的青石板路上还沾着露水。《遇见》剧组的开机仪式就定在那家即将拆迁的老酒馆门口,没有铺张的红毯,没有簇拥的媒体,只有一块临时搭建的背景板,上面写着“《遇见》开机大吉”几个烫金大字,在朝阳下泛着温暖的光。
高浪穿着简单的黑色夹克,手里拿着香,站在队伍最前面。他左边是穿着米色风衣的刘一菲,右边是一身休闲装的陈默,两人脸上都带着些许紧张。身后是剧组的工作人员,大家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期待又忐忑的气息。
“没想到这么低调。”刘一菲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绞着风衣的带子。她经历过无数次开机仪式,每次都是众星云集、闪光灯不断,像这样安静的场面,还是第一次遇到。
“好戏不在排场。”高浪转头对她笑了笑,“等电影上映那天,再让他们大吃一惊。”
陈默在一旁点头附和:“我当年拍《黄土地》的时候,开机仪式就对着黄土坡拜了拜,不也拿了奖吗?”他拍了拍高浪的肩膀,“年轻人有这份心,不错。”
七点整,开机仪式正式开始。制片人老周拿着流程单,声音有些发颤:“感谢各位来宾,感谢中影集团和华星影视的支持...”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特别感谢高导,是他坚持要在这儿开机,说这里有电影的魂。”
高浪接过话筒,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遇见》讲的是一个关于失去和找回的故事,就像这家酒馆,虽然要拆了,但只要我们把它拍进电影里,它就永远活着。”他举起香,“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记住,我们不是在拍一部普通的商业片,我们是在记录生活,记录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拜神仪式时,刘一菲的手不小心被香灰烫了一下,她下意识地缩了缩手,却没出声。高浪看在眼里,悄悄从口袋里掏出创可贴递给她:“小心点。”
刘一菲接过创可贴,指尖触碰到他的温度,脸颊微微发烫。她低下头,假装整理裙摆,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开机的第一个镜头,拍的是林晚星在酒馆擦杯子的场景。刘一菲系上围裙,拿起抹布,动作熟练得不像个明星。阳光透过布满油污的窗户照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竟真有了几分剧本里描述的沧桑感。
“action!”高浪喊道。
刘一菲拿起杯子,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仿佛在透过杯子看遥远的过去。她的手指在杯壁上用力擦拭,仿佛要把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擦进玻璃里。忽然,她手一滑,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cut!”高浪喊道,“很好!再来一条!”
刘一菲蹲下身捡玻璃碎片,手指被划破了也没察觉。直到高浪递过纸巾,她才发现指尖在流血。
“没事吧?”高浪皱着眉,“要不先休息会儿?”
“不用。”刘一菲摇摇头,把纸巾缠在手指上,“我没事,再来一条吧。”
她的眼神很坚定,高浪忽然想起她修改结局时的样子。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骨子里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第二条拍摄时,刘一菲的表现更加出色。当杯子摔碎的那一刻,她眼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被麻木取代,嘴角甚至还勾起一抹自嘲的笑。这个细节的处理,比剧本里描写的更有层次。
“完美!”高浪喊道,“过了!”
剧组里响起一阵掌声,刘一菲长舒一口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高浪递过一瓶水:“表现不错,有进步。”
“都是高导指导得好。”刘一菲接过水,笑得像个得到表扬的孩子。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奔驰停在路边,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身后跟着几个记者。男人径直走到高浪面前,伸出手:“高导,恭喜开机啊。”
高浪认出他是盛世影业的副总张启明,周建明的得力干将。他不动声色地避开对方的手:“张总怎么来了?我们好像没邀请你吧?”
张启明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周总听说《遇见》开机,特意让我来送份贺礼。”他指了指身后的记者,“顺便带了几位媒体朋友,给电影做做宣传。”
高浪心里冷笑,他太清楚周建明的把戏了——表面上是来贺喜,实际上是想让记者拍些刘一菲的丑照,继续炒作她“不适合角色”的话题。
“多谢周总的好意,贺礼就收下了,媒体朋友就请回吧。”高浪语气平淡,“我们剧组不希望被打扰。”
张启明的脸色沉了下来:“高导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怕我们说实话?”他转向记者,“大家快拍,刘一菲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连指甲都磨破了,真是敬业啊。”
记者们立刻围上来,闪光灯不停闪烁。刘一菲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眼神里充满了不安。高浪上前一步,挡在她面前:“张总要是没事,就请回吧。我们还要拍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m.2yq.org)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