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玲被“请”出片场的第二天,盛世影业的撤资函就送到了高浪的办公桌上。
函件措辞强硬,不仅要求立刻归还前期投入的三千万,还附带了一份天价违约金清单,理由是“导演擅自修改剧本、刁难投资方推荐演员,导致拍摄进度严重滞后”。张涛拿着函件的手都在发抖:“浪哥,这明显是碰瓷啊!我们的拍摄进度明明比计划快了五天!”
高浪正对着监视器剪辑昨天的镜头,闻言头也没抬:“意料之中。”他按下暂停键,屏幕上定格着刘一菲雨中送别的画面,“周建明想要的从来不是加戏,是整部电影的控制权。我没给,他自然要翻脸。”
“可三千万不是小数目啊!”王胖子急得直转圈,“我们现在账上只剩不到五百万,就算把设备全卖了也凑不齐。万一盛世真的告我们,这片子就彻底黄了!”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高浪身上。这个年轻的导演从开机起就像定海神针,可面对资本的雷霆手段,再硬的骨头似乎也会被碾碎。
高浪摘下耳机,忽然笑了:“黄不了。”他起身走到窗边,指着楼下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李局来了,他比我们更不想看到《遇见》黄掉。”
果然,没过五分钟,李建国就带着中影的法务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小高,这是中影的追加投资协议,五千万,条件是我们要占30%的版权。”
所有人都愣住了,连张涛都忘了接文件:“李局,您这是...”
“盛世撤资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李建国瞪了他一眼,“周建明想垄断影视圈?没门!中影虽然不差钱,但更看不惯这种仗势欺人的做派。”他把笔递给高浪,“签了它,剩下的事我来摆平。”
高浪看着协议上的条款,五千万不仅能覆盖盛世的撤资缺口,还能让后期制作的预算更充裕。但他清楚,中影的投资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30%的版权意味着话语权的稀释,未来电影的宣发、衍生开发都要经过中影的审批。
“李局,我有个条件。”高浪放下笔,目光坦诚,“版权可以让,但《遇见》的创作权必须完全归剧组所有,包括剪辑、配乐、宣发方案,中影不能插手。”
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好你个高浪,果然有脾气!行,我答应你。但你得保证,这片子必须拿得出手,要是赔了,我可没法向上面交代。”
“您放心。”高浪在协议上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我高浪拍的电影,或许赚不了大钱,但绝不会是烂片。”
中影注资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当天下午就传遍了整个影视圈。周建明在盛世影业的会议室里摔了杯子,指着特助的鼻子骂:“废物!连个毛头小子都搞不定,还让中影捡了便宜!”
“周总,现在怎么办?”特助战战兢兢地问,“中影这时候下场,明显是在打我们的脸啊。”
“打我的脸?”周建明冷笑一声,眼神阴鸷,“我倒要看看,没有发行渠道,他们怎么把电影送进影院。通知下去,所有跟盛世合作的院线,不准给《遇见》排片!”
这道指令很快传到了高浪耳朵里。王胖子拿着最新的院线排片意向表,脸色灰败:“浪哥,除了中影旗下的三家影院,其他院线全把我们拒了。周建明这是想把我们困死在摇篮里啊!”
高浪却异常平静,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名单——那是他重生前搜集的所有独立影院和艺术院线的联系方式。“张涛,联系这些影院,就说《遇见》愿意降低分成比例,只求获得上映机会。”他指着名单上的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这家影院的经理是我大学学长,你重点联系。”
“降低分成?那我们岂不是要赔本?”王胖子急道。
“赔本也得上。”高浪的语气不容置疑,“电影拍出来就是给人看的,就算只有一家影院愿意放,我们也得让它见光。”
接下来的几天,剧组所有人都动员了起来。刘一菲动用了自己的人脉,联系了几家文艺片院线;陈默找到以前合作过的独立导演,拜托他们帮忙推荐;连场务们都在朋友圈转发《遇见》的拍摄花絮,希望能引起更多关注。
高浪则带着剪辑好的样片,跑遍了北京所有的独立影院。他没谈分成,也没讲情怀,只是把样片往放映机里一放,安静地坐在最后一排,等观众看完再听反馈。
在百老汇电影中心,当片尾字幕升起时,影院经理红着眼眶拍他的肩膀:“高浪,这片子比你当年在学校拍的毕业作品强多了。给你排片,黄金时段没有,但午夜场全给你。”
“够了。”高浪递给他一份拷贝,“谢谢学长。”
就这样,靠着一点点的积累,《遇见》终于凑齐了全国二十三家影院的上映额度。虽然大多是午夜场和早场,排片率连0.5%都不到,但当高浪把排片表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墙上时,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请大家收藏:(m.2yq.org)名导资本:从2005年拍烂片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