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带着北方特有的干燥。岑卿走出高铁站,望着这座陌生又熟悉的城市,心中五味杂陈。一年前,她还是那个在各大剧组奔波、屡屡碰壁的小演员林晚;如今,她以岑卿的身份重返这个圈子,却已是带着作品和口碑而来。
陈凯导演的工作室位于东四环的一栋创意园区内。岑卿提前半小时到达,在前台的指引下走进等候区。这里已经坐了几位演员,她认出其中一位是最近颇受关注的新人,另一位则是资深演技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紧张感。
岑卿小姐?一个助理模样的年轻人推门进来,陈导请您进去。
陈凯的办公室宽敞明亮,整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影视相关的书籍和奖杯。陈导本人比电视上看起来更随和,他示意岑卿在对面坐下,递给她一份更详细的剧本。
这是苏雨涵的重场戏,陈导说,你先看看,十分钟后我们试一段。
岑卿接过剧本,快速浏览起来。这是一场苏雨涵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戏,需要表现人物从青涩到成熟的转变,以及对新思想的坚持。台词很有分量,情感层次丰富。
十分钟后,试戏开始。岑卿站在办公室中央,深吸一口气。当她再次抬起头时,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是属于苏雨涵的,带着书卷气又不失坚定的目光。
诸位同窗,她的声音清亮而沉稳,今日我们在此告别母校,即将各奔前程。有人问,女子读书何用?我说......
她的表演自然而流畅,将苏雨涵的理想与抱负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到动情处,她的眼中闪着泪光,却始终保持着知识女性的克制。
表演结束,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陈凯导演轻轻鼓掌:很好,你抓住了这个人物的魂。
接下来的谈话很顺利。陈导详细介绍了拍摄计划,制片人则讲解了合同细节。就在即将签约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
陈导,听说你今天在试苏雨涵这个角色?一个穿着时尚的中年女性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个年轻女孩。岑卿认出这是知名经纪人梅姐,她带的艺人大多是一线明星。
梅姐的目光在岑卿身上停留片刻,转向陈导:我们薇薇刚结束国外的拍摄,特意调整档期过来试戏。
叫薇薇的女孩礼貌地向陈导问好,眼神却带着势在必得的自信。
陈导微微皱眉:梅姐,这个角色我们已经定下来了。
试一场戏总可以吧?梅姐笑容不改,让薇薇也表现一下,多个选择不是坏事。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制片人打圆场道:那就让薇薇也试一段吧。
薇薇试的是同一场毕业演讲戏。她的表演很专业,台词功底扎实,情感表达也很到位,但总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或许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书卷气,或许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理想主义光芒。
试戏结束,梅姐满意地点头:怎么样?我们薇薇为了这个角色,特意去师范大学旁听了两个月课。
陈导沉默片刻,看向岑卿: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出乎所有人意料。岑卿平静地回答:每个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不同,表演方式自然也不同。薇薇小姐的表演很精彩,但可能更偏向现代女性的表达方式。苏雨涵是民国时期的进步女性,她的抗争是内敛而坚韧的。
梅姐的脸色微变,正要说什么,陈导却笑了:说得好。苏雨涵的韧性,是外柔内刚的,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气质。他转向制片人,就定岑卿吧。
签约过程很顺利。离开工作室时,梅姐在电梯口叫住了岑卿。
演得不错,梅姐递给她一张名片,有机会合作。
回程的高铁上,岑卿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情复杂。这个圈子的竞争比她记忆中更加激烈,但这一次,她有了更多的底气和选择权。
签约后的第三天,岑卿就接到了剧组安排的特训通知。为了塑造好苏雨涵这个民国女学生的角色,她需要接受一个月的封闭培训,内容包括民国礼仪、古典文学、书法绘画,甚至还要学习基础的英文对话。
培训地点设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一处幽静院落,这里曾经是某个书香世家的宅邸,保留着浓郁的民国风情。岑卿提着简单的行李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宅院时,仿佛真的穿越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第一堂课是民国礼仪,授课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教授。他穿着中式长衫,举止间自带一股文雅气度。
民国时期的新女性,既有传统的教养,又接受了新式教育,老教授缓缓道来,她们的仪态应该是端庄而不失灵动,守礼而不失自我。
他示范了几个典型的坐姿和站姿,要求学员们模仿。当其他学员还在笨拙地调整动作时,岑卿已经自然而然地做出了标准的姿势——脊背挺直却不僵硬,双手交叠的位置恰到好处,连下巴微收的角度都无可挑剔。
老教授惊讶地看着她:你以前学过?
岑卿自己也愣住了。就在刚才,她的身体仿佛有自己的记忆,那些动作如流水般自然呈现。她忽然想起,在某个被战火摧毁的民国世界里,她曾是一个恪守礼节的大家闺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艰难求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请大家收藏:(m.2yq.org)今天也在努力拯救悲惨路人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