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裳国际大厦出来,市中心的喧嚣和热浪扑面而来。陈默手里那个普通的牛皮纸文件袋,此刻却重如山岳。
他没有立刻回青石镇,而是在路边找了个小馆子,点了一碗面,慢慢地吃着。
秦雪给的证据,分量很足。有当年那个学生的录音忏悔,有私家侦探查到的马德才与一些工程老板的资金往来记录,甚至还有几张模糊的、马德才出入高档会所的照片。
这些东西,如果一股脑地交给纪委,足以让马德才喝一壶。
但陈默知道,这还不够。
录音里的学生是收了秦雪的钱才开口的,其证词的公信力在法庭上会被大打折扣。资金往来可以被解释成正常的借贷。至于照片,马德才大可以辩称是正常的应酬。
这些证据,就像一堆湿柴,能冒烟,能呛人,但不足以燃起能将马德-才彻底烧成灰烬的熊熊大火。除非,有一颗火星。一颗来自十年前,纯粹、干净、无可辩驳的火星。
一个与双方都没有利益瓜葛的,第三方的目击证人。
陈默的脑海里,那份尘封的档案再次浮现。他像过电影一样,将卷宗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重新审视了一遍。
老师们?不行。当年马德才一手遮天,但凡有点眼力见的,都不会出来说话。说了的,恐怕也早就被处理了。
学生们?更不行。年纪太小,记忆模糊,而且容易被影响和操控。
陈默的思绪,最终定格在了档案附件里,那张校园平面图上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传达室。
对,门卫。
一个学校的门卫,尤其是老门卫,就像是长在学校门口的一棵老树,见证了无数人来人往,听到了无数风言风语。他们身处事件的边缘,却又拥有最独特的观察视角。
如果当年有人看到了什么,那个人,极有可能就是传达室里的老门卫。
面吃完了,计划也清晰了。陈默付了钱,坐上了返回青石镇的班车。
青石镇中学,还是老样子,只是比十年前更破败了些。红砖教学楼的墙皮剥落得更厉害,露出一块块灰色的内里,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操场边的篮球架,篮网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光秃秃的铁圈,在风中发出轻微的呜咽。
唯一的变化,是校门口新建了一个气派的保安亭,里面坐着一个穿着蓝色保安服的年轻人,正低头玩着手机。
陈默走上前,递了根烟。
“师傅,打听个事儿。”
“说。”年轻人头也没抬。
“我想找找十年前在这儿看大门的老大爷,您知道他去哪儿了吗?”
“十年前?”年轻人终于抬起头,一脸莫名其妙,“大哥,我来这才两年。十年前的事我上哪儿知道去?你找他干啥?”
“有点私事,以前受过他老人家照顾。”陈默笑着说。
“哦……那你得去问问学校的老人了。”年轻人指了指教学楼,“总务处的黄主任,在学校干了快三十年了,他肯定知道。”
陈默道了声谢,熟门熟路地走向了教学楼。
总务处的黄主任是个快退休的老头,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听了陈-默的来意,他想了半天,才一拍大腿。
“哦!你说的是老钱头吧?钱卫国!他早些年就退休了,身子骨还行,就是耳朵有点背。好像是跟他儿子住,就在镇东头的老家属院那边。”
黄主任热情地给陈默画了张简易的地图。
老家属院是镇上最早的一批楼房,红砖墙,水泥地,楼道里堆满了杂物,散发着一股潮湿和陈旧混合的气味。
陈默按照地址,找到了三楼的一户。防盗门上贴着褪色的福字,门框的红漆也斑驳脱落。
他敲了敲门。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开了一道缝,一个头发花白、满脸褶皱的老人探出头来,警惕地看着他。
“你找谁?”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
“请问是钱卫国钱大爷吗?”
“我就是,你哪位?”
“钱大爷您好,我叫陈默,是镇政府的。想跟您打听点事。”陈默尽量让自己的笑容显得和善。
一听到“镇政府”三个字,老人的眼神明显变了,那份警惕里,瞬间掺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恐。
“政府的?找我一个退休老头子能有啥事?我没犯法!”
“大爷您别紧张,不是什么大事。”陈默侧着身子,让他看到自己空着的手,“就是想问问,您还记不记得十年前,学校里有个叫秦雪的女老师?”
“秦雪”两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老人尘封的记忆,也打开了他恐惧的闸门。
他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原本还算硬朗的腰杆,似乎一下子就塌了下去。
“不……不记得!什么秦雪李雪的,我不认识!我老了,记性不好了,什么都忘了!”
他一边说,一边就要关门。
陈默眼疾手快,用脚尖抵住了门缝。
“钱大爷,您别怕。事情过去十年了,我就是来了解一下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请大家收藏:(m.2yq.org)官场人情:我的人情能无限升值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