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派的长老犹豫着伸出手,当内劲与星能在掌心交汇的瞬间,他猛地瞪大了眼睛——那股力量温和却浑厚,比单纯的内劲更具韧性。
接下来的半个月,张远几乎踏遍了各大宗门。在少林寺,他说服武僧们用“金钟罩”配合星能护盾,挡住了模拟的能量炮攻击;在南拳会馆,他演示了如何用“铁线拳”的刚劲驱动星际合金武器;在八卦掌的训练场,他教会弟子们用“游身掌”的步法适应低重力环境下的星能波动。
慧能大师始终陪着他,老和尚的“狮子吼”总能在双方剑拔弩张时稳住局面,而他随身携带的“调和茶”——用地球的云雾茶与星际的安神草混合冲泡——成了各派宗师坐下谈事的由头。
“张兄,你看这里。”在峨眉清音阁,云舒指着新绘制的经络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星能与内劲的融合节点,“我们发现,用‘峨眉刺’的手法激发星能时,比直接灌注效率高得多。”
苏轻晚坐在一旁,手里捧着那杯调和茶,看着西堂弟子用星能驱动流霞剑,剑刃泛着比往日更璀璨的光芒。东堂的弟子们围在门口,眼里的敌意渐渐变成了好奇。
然而,并非所有门派都能顺利调和。崆峒派的守正长老固执己见,竟将求新派的弟子逐出师门,还在山门设下“七伤阵”,扬言要与张远不死不休。
消息传来时,张远正在武当山的炼丹房里,与几位宗师研究用星能提纯丹药。他放下手中的丹炉,掌心的星轨印记微微发烫。
“张兄,崆峒派的‘七伤阵’霸道得很,当年连星际舰队都不敢硬闯。”叶青羽忧心忡忡,“要不……我们再想想别的法子?”
张远看向窗外,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太极湖上,冰层反射着万点金光。“调和不是求全,总得有人迈出那一步。”他拿起身边的承影剑,剑身在阳光下流转着金辉与银辉,“明日,我去崆峒山。”
慧能大师双手合十:“贫僧陪你去。佛法讲‘破执’,或许老衲的‘金刚经’,能让那位长老放下执念。”
林野和云舒等年轻弟子纷纷请战,被张远按住了。“你们留在这里,继续完善融合之法。交流会在即,那才是真正能让大家看到希望的地方。”他看着这些年轻人,眼里闪过一丝欣慰,“记住,调和矛盾不是靠退让,是靠让所有人明白,我们要走的路,从来不是非此即彼。”
当晚,武当山的钟声彻夜未停。张远站在观星台上,望着星海中“承影号”的航标灯。他知道,崆峒山的“七伤阵”只是小坎,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但只要各派能放下成见,哪怕只是试着伸出手,这道裂痕就总能慢慢弥合。
夜风吹过,带着远处星港的气息。张远握紧承影剑,剑身上交织的光影仿佛化作一条路,一端连着古老的宗门,一端通向浩瀚的星海。而他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相信,这条路,能走通。
喜欢武道异年请大家收藏:(m.2yq.org)武道异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