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风雨里的芽
第一批试产的50个座椅,在预售期就被抢空了。可麻烦却在交货前三天找上门来——代工厂突然说,环保材料涨价,每台座椅要加30块钱,否则就不发货。
“这是坐地起价!”林小满把报价单拍在桌上,手气得发抖。为了赶工期,他们已经付了一半的预付款,要是现在换厂家,不仅错过交货期,之前的投入也全打了水漂。
陈默盯着窗外那棵被台风刮断枝桠的梧桐树,突然起身:“我去趟工厂。”他揣着林小满连夜整理的成本核算表,表上用红笔圈出了可以替换的辅料——那是她熬了两个通宵,对比了十七家供应商才找到的方案。
厂长是个挺着啤酒肚的中年男人,叼着烟坐在办公室里,跷着二郎腿说:“小陈啊,行情就这样,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陈默没急着争辩,而是把核算表推了过去:“您看,把这里的泡棉换成高密度海绵,既能达到环保标准,成本还能降15块。我已经联系好供应商,今天就能送货。”他指着表上的参数,声音平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剩下的15块,我们各承担一半,就当是交个朋友。”
厂长的烟在指间烧了半截,终于在核算表上拍了拍:“行,就按你说的办。”他没说的是,刚才接到的几个订单里,有三家都指定要“萌芽工作室”那种带缓冲垫的款式。
那天晚上,陈默和林小满在仓库里打包到凌晨。林小满突然指着打包带机上的日期显示屏说:“今天是我生日。”陈默愣了一下,转身冲进巷口的便利店,买回一个插着蜡烛的小蛋糕。
“许愿吧。”他把蛋糕推到女孩面前,烛光在她眼里跳动。林小满闭上眼睛,双手合十,过了好一会儿才睁开眼,小声说:“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安全乘车。”
陈默的心猛地一颤。他想起自己创业的初衷——当年他在乡下当支教老师时,见过太多因为没有安全座椅而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孩子。原来他们追逐的从来都不是某个数字,而是藏在数字背后的那些鲜活的生命。
凌晨三点,最后一个包裹贴上快递单时,巷子里传来了扫地声。陈默趴在桌上睡着了,梦里全是孩子们坐在新座椅上笑的样子。林小满悄悄给他盖上自己的外套,外套口袋里露出半截设计稿,上面画着带卡通图案的安全带护肩——那是她新的灵感。
四、向光而生
一年后的行业博览会上,“萌芽”的展台前挤满了人。林小满穿着得体的套装,正在给客户演示最新款座椅的智能调节功能,脸上是从容自信的笑容。
陈默站在角落接电话,是当初那个开模具厂的老乡打来的:“小陈,上次说的那个校企合作项目,我帮你牵线了,下周去学校谈谈?”
挂了电话,他看见林小满朝他招手,手里拿着一份意向合同。“是一家连锁母婴机构,”她眼睛亮晶晶的,“他们想把我们的产品纳入全国门店。”
阳光透过展厅的玻璃幕墙照进来,落在他们身后的展架上——那里陈列着从第一版样品到最新款的所有产品,像一串清晰的脚印,记录着从仓库到展厅的漫长旅程。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林小满突然说,“你递给我那瓶水,瓶身上的水珠像星星。”
陈默笑了。他想起那些在仓库里啃面包的夜晚,那些在暴雨里搬样品的清晨,那些被质疑、被否定却从未想过放弃的日子。原来所谓创业,不过是带着最初的那份执念,在黑暗里跌跌撞撞地寻找光,哪怕只有一丝裂缝,也要拼尽全力钻出去,向着光亮的地方生长。
展台前的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孩子们使用安全座椅的视频。陈默看着画面里那些灿烂的笑脸,突然明白:所有的艰难跋涉,最终都是为了守护这些向光而生的力量。
他伸出手,和林小满击了个掌。掌声在喧闹的展厅里或许微不足道,却足够响亮,足以照亮前路,也足以温暖那些曾经在黑暗中独自前行的夜晚。
(全文约5600字)
喜欢用户93280660的新书请大家收藏:(m.2yq.org)用户93280660的新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