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瓷片裂时空
林微的指尖刚触到那片青釉瓷片,掌心就传来一阵灼烫的刺痛。
“小心!”博物馆讲解员的声音还飘在耳边,她已被一股巨大的拉扯力拽离原地。展厅里的LED灯骤然熄灭,中央空调的嗡鸣变成呼啸的风声,怀里那本刚买的《宋代官窑图谱》哗啦作响,最后一页夹着的半片汝窑瓷片——她今早在古玩市场淘来的“小玩意儿”,此刻正发出幽蓝的光,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指尖发麻。
失重感只持续了一瞬,下一秒,林微重重摔在坚硬的地面上,后脑勺磕得生疼。睁眼时,刺目的阳光晃得她眯起眼,鼻尖萦绕着泥土腥气与草木清香,绝非博物馆里的消毒水味。
“嘶……”她撑着胳膊坐起来,环顾四周。没有玻璃展柜,没有电子屏,只有连绵的青灰色瓦房,飞檐翘角勾着流云,脚下是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路两旁的柳树枝条垂到水面,映得汴河碧波荡漾。
不远处,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挑着担子走过,扁担吱呀作响,嘴里吆喝着“新磨的豆汁儿——”;街角酒旗招展,红布上绣着“杏花村”三个墨字,随风猎猎;更远处,一座石拱桥横跨汴河,桥上行人摩肩接踵,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牵着毛驴,还有穿着襦裙的女子提着食盒,鬓边插着珠花,笑靥如花。
林微僵在原地,手指死死攥着那片已恢复冰凉的瓷片,心脏狂跳得几乎要冲破胸膛。她低头看向自己——牛仔裤、白T恤、运动鞋,这身打扮在周遭古装人群里,活像个异类。
“快看那女子!穿得怪模怪样的!”
“莫不是外邦来的?可头发怎么剪得这么短?”
议论声此起彼伏,几道好奇又探究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让她浑身不自在。林微下意识想掏手机求救,手摸进口袋才想起,穿越时手机早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姑娘,你可是迷路了?”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林微猛地回头,撞进一双温润如墨的眼眸。男子身着月白长衫,腰束玉带,面容清俊,颌下一缕青须,手里握着一把折扇,扇面上题着“清风徐来”四字。他目光平和,没有旁人的惊诧,只带着几分关切。
“我……”林微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解释。说自己从一千年后穿来?怕不是要被当成疯子抓起来。她定了定神,攥紧瓷片,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家乡遭了灾,一路逃难来的,衣物都在路上丢了,实在不知该往哪儿去。”
男子闻言,眉头微蹙,随即温和道:“原来如此。眼下汴京城正值春闱,客栈怕是都满了。若姑娘不嫌弃,寒舍尚有一间空房,可暂住几日,再做打算。”
林微又惊又喜,连忙道谢:“多谢公子!小女子林微,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在下苏砚,字明远,是个读书人。”苏砚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林姑娘,随我来吧。”
跟着苏砚穿过热闹的街市,林微一路目不暇接。街边的糖画摊前围满孩童,师傅手腕一转,一只栩栩如生的糖龙便跃然石板上;布庄里挂着五颜六色的绫罗绸缎,比博物馆里的复原品鲜活百倍;甚至还有耍猴的艺人,敲着铜锣,引得路人阵阵喝彩。这一切都真实得不像话,不是电视剧里的布景,不是VR眼镜里的虚拟场景,是能摸到的青石板,能闻到的点心香,能听到的市井声。
苏砚的住处离汴河不远,是一座小巧的四合院,院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枝繁叶茂,树下摆着一张石桌,几个石凳。正房窗下摆着一张书案,上面堆着书卷和笔墨,墙角还放着一个半人高的瓷缸,里面插着几支新采的桃花。
“这里是我租的院子,平日里就我一人住。”苏砚推开东厢房的门,“姑娘暂且住在这里,被褥都是干净的,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林微走进房间,看着简陋却整洁的床铺,眼眶忽然一热。穿越后的惶恐与无助,在这一刻终于有了一丝落脚点。“苏公子,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机会,我一定报答你。”
苏砚笑了笑,递过一个布包:“这里有几两碎银,还有一套旧衣裳,姑娘先换上吧,免得再引人侧目。”
接过布包,触到里面柔软的布料,林微心里暖烘烘的。她看着苏砚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掌心的瓷片——难道,是这片来自宋代的瓷片,把她拉回了这个时代?
第二章 汴河初露才
换上那套淡青色襦裙,林微对着铜镜比划了半天,才勉强把长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铜镜里的女子眉眼清秀,一身古装虽有些生疏,却也褪去了几分现代气息,总算能融入周遭环境。
走出东厢房时,苏砚正坐在槐树下看书。听到动静,他抬头看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林姑娘这身打扮,倒有几分汴城女子的模样了。”
“多亏了公子的衣裳。”林微笑道,走到石桌旁坐下,“对了苏公子,你说眼下是春闱,那今年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用户93280660的新书请大家收藏:(m.2yq.org)用户93280660的新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