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们用不正当的手段窃取我的成果,那我就再创造一个,比‘星链计划’更强大的东西!”林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严苛的计划: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和研发。他白天在网上找一些零散的编程工作,解决温饱问题;晚上则泡在各种技术论坛和学术网站上,疯狂吸收最新的知识,同时开始构思自己的新项目。
出租屋的条件很差,夏天闷热如蒸笼,冬天寒冷似冰窖。林辰常常因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腰酸背痛,眼睛干涩。有时候实在太累了,他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醒来后用冷水洗把脸,继续战斗。
有一次,他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突然眼前一黑,晕倒在桌子上。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地上,额头磕出了一个大包。他挣扎着爬起来,喝了一口凉白开,揉了揉额头,又重新坐回电脑前。
他知道,自己没有时间可以浪费。“辉煌科技”因为得到了“星链计划”的核心资料,正在加速推进项目,很快就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个“重大突破”。他必须在那之前,拿出足以颠覆一切的东西。
期间,他尝试联系过几个以前关系不错的同学和同事,想寻求一些帮助,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支持。可要么是电话打不通,要么是对方语气冷淡,找各种借口推脱,甚至有人直接说:“林辰,我们不是一路人了,你还是别再来找我了。”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林辰没有抱怨,也没有气馁。他把这些都当成了动力,激励自己更加努力。他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林辰像一头蛰伏在黑暗中的狼,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刻。他的项目也在一点点推进,从最初的一个模糊想法,逐渐变得清晰、具体。
他给这个新项目取名为“天网系统”。与“星链计划”单纯的网络覆盖不同,“天网系统”不仅能提供超高速、低延迟的全球网络,还能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全球信息的实时监控、预警和处理,应用前景远比“星链计划”广阔得多。
当然,研发难度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尤其是在算力和数据方面,林辰面临着巨大的瓶颈。他的旧电脑根本无法支撑复杂的算法模拟和数据处理,而购买高性能服务器需要巨额资金,这对身无分文的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林辰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国外的技术论坛上,看到了一个关于“分布式算力共享”的讨论。这个想法瞬间点亮了他的思路。
他可以搭建一个平台,让全球的普通用户都能将自己电脑闲置的算力贡献出来,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算力池,供他的“天网系统”使用。而作为回报,他可以给贡献算力的用户一定的虚拟货币奖励。
说干就干。林辰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编写了“天网系统”的核心算法和分布式算力共享平台的代码。为了测试平台的稳定性和算力,他在论坛上发布了招募志愿者的帖子,详细介绍了自己的项目和奖励机制。
帖子发布后,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甚至有人留言嘲讽他异想天开。但林辰没有放弃,他不断优化代码,完善平台功能,并在论坛上积极解答大家的疑问。
终于,有一些对新技术充满好奇的程序员和极客,开始尝试加入他的平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平台的算力越来越强大,“天网系统”的研发也终于迎来了曙光。
第三章:初露锋芒
距离“辉煌科技”召开“星链计划”新闻发布会还有一周时间。
林辰坐在出租屋里,看着电脑屏幕上“天网系统”的核心模块测试成功的提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近一年的蛰伏和努力,他终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是时候让那些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强者了。”林辰深吸一口气,打开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个账号他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过了,粉丝寥寥无几。
他发布了一条动态,内容很简单:“一周后,‘天网系统’将震撼发布,敬请期待。”并附上了一张“天网系统”的概念图。
动态发布后,依旧石沉大海,只有几个僵尸粉点了赞。林辰并不在意,他知道,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他联系了一家小型的网络直播平台,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预订了一个发布会的直播时段。他没有邀请任何媒体和嘉宾,他要的,就是这种不被看好,然后一鸣惊人的效果。
与此同时,“辉煌科技”的新闻发布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林正雄和赵凯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繁华的都市夜景,脸上充满了得意。
“赵凯,‘星链计划’的演示准备得怎么样了?”林正雄问道。
“林总您放心,一切都准备就绪。这次的演示绝对完美,保证能震惊整个行业。”赵凯谄媚地笑着,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安。他心里清楚,“星链计划”的核心技术根本不是他的,他只是按照林辰留下的资料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用户93280660的新书请大家收藏:(m.2yq.org)用户93280660的新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