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深渊
滨海市的六月,潮湿的海风裹着热浪,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整个城市罩得喘不过气。
林辰瘫坐在“创科未来”公司楼下的台阶上,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离职申请,指尖几乎要将那张薄薄的纸戳破。身后玻璃门内传来的哄笑声,像针一样扎进他的耳朵。
“真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一个刚毕业的愣头青,还想改公司的核心算法?”
“听说他为了做那个破优化,连续熬了一个月,结果把服务器搞崩了,笑死。”
“张总监没直接让保安把他扔出去,已经够给面子了。”
林辰死死咬着下唇,血腥味在口腔里蔓延。他想起一个月前,当他拿着熬夜打磨出的优化方案,兴奋地冲进总监办公室时,张诚那张从假笑瞬间变得阴鸷的脸。
“小林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但也要懂规矩。”张诚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敲击着桌面,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这个方案,我看就没必要了。公司的方向,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林辰当时还据理力争,说他的方案能将系统响应速度提升百分之三十,能为公司节省近百万的运维成本。可他的话,在张诚和周围几个老员工的哄笑中,显得苍白又可笑。
更让他绝望的是,三天后,公司的核心服务器突然崩溃,所有数据丢失近三分之一。张诚第一时间把责任推到了他身上,说他私下违规操作,篡改了底层代码。没有任何证据,没有任何辩解的机会,他就被贴上了“失职者”的标签,被迫递交了离职申请。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张诚搞的鬼。那个靠着溜须拍马爬上总监位置的男人,早就看他这个“技术狂”不顺眼,这次不过是借题发挥,彻底把他踩死。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母亲发来的微信:“小辰,你爸的药快吃完了,我明天去医院再开点,你在公司好好干,别太累了。”
林辰的眼眶瞬间红了。父亲去年查出了尿毒症,每周需要做三次透析,家里的积蓄早就花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他本来以为进了“创科未来”这个行业内的大公司,能快点赚钱给父亲治病,可现在……
他站起身,把离职申请揉成一团,狠狠扔进旁边的垃圾桶。滨海市的霓虹初上,璀璨的灯光却照不亮他前路的黑暗。他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几百块钱,心里一片冰凉。
今晚,他连住的地方都成了问题。
第二章 微光
林辰在网吧里蜷缩了一夜。刺鼻的烟味和键盘鼠标的敲击声,让他头痛欲裂。他打开电脑,习惯性地登录了那个他混迹多年的技术论坛——“极客之家”。
论坛首页,一个置顶的帖子吸引了他的注意:“悬赏十万,征集智能风控系统优化方案,要求:将误判率降至千分之一以下,响应时间低于100毫秒。”
发帖人是“雷霆科技”,一家最近声名鹊起的金融科技公司。林辰的心脏猛地一跳。十万块,足够父亲做几个月的透析了。
他点开帖子,仔细研究了需求。这个智能风控系统,主要用于P2P借贷平台的风险评估,目前市面上的系统普遍存在误判率高、响应慢的问题。而雷霆科技给出的要求,几乎是行业顶尖水平。
下面的评论区已经吵翻了天。
“这要求也太苛刻了吧?千分之一的误判率,根本不可能做到!”
“雷霆科技这是在故意刁难人吧?十万块就想搞到这么核心的技术?”
“我试过了,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根本达不到,除非用深度学习,但数据量又不够,难啊!”
林辰皱着眉,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他想起了自己在“创科未来”时,私下研究过的一个基于深度学习和图神经网络的混合模型。当时他就是想用这个模型来优化公司的推荐系统,结果还没来得及展示,就被张诚打压了。
或许,这个模型可以用在这里。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代码编辑器。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一行行代码像有了生命,在屏幕上流淌。网吧里的喧嚣仿佛瞬间消失了,只剩下他和电脑,以及那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林辰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屏幕上初步成型的算法框架,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的难题等着他去攻克,但至少,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的微光。
接下来的几天,林辰把网吧当成了家。饿了就吃泡面,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他不断地调试模型,优化参数,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重新开始。
有一次,他连续熬了三十多个小时,终于把误判率降到了千分之一点二,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可就在他准备提交方案的时候,模型突然出现了严重的过拟合问题,之前的努力几乎白费。
林辰看着屏幕上刺眼的报错信息,差点把电脑砸了。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甚至想过放弃。但一想到父亲憔悴的脸,想到母亲期盼的眼神,他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用户93280660的新书请大家收藏:(m.2yq.org)用户93280660的新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