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德化屈斗宫的山道被晨雾缠绕,林秋生背着药篓穿行在刺桐林间,腰间青蚨玉佩与残页不时共鸣,发出细碎的嗡鸣。昨夜李长生的话仍在耳边回响:「德化观音土需在子时采取,切记莫信所见所闻。」他摸了摸竹篓里的刺桐花露,那是唤醒木脉灵珠时剩下的灵物,此刻正泛着淡淡的荧光。
行至半山,雾气突然变得浓稠如墨。秋生警惕地停步,嗅到风中夹杂的腐叶与硫磺异味 —— 正是大纲中提及的魔神仔气息。前方弯道处,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他修补瓷器,青布长衫下摆沾着窑灰,正是记忆中父亲的模样。
「阿爹?」秋生脱口而出,脚步不由自主地向前迈去。父亲闻声转身,手中拿着的正是那只德化白瓷药罐,罐口裂痕与记忆中父亲临终前攥着的一模一样。「秋生,你来帮爹补这罐子。」父亲的声音带着闽南古早的温润,「补瓷如补心,需得静下心来。」
秋生刚要伸手,鼻尖突然掠过一缕若有若无的龙脑香 —— 这是母亲为父亲特制的防瘴香囊味道,与眼前「父亲」身上的腐叶味截然不同。他猛地想起李长生的警告,暗运「闻香辨真」之术,只见父亲的身影逐渐模糊,露出底下青面獠牙的怪物,指尖长着腐叶状的指甲,正是闽南传说中诱骗路人的魔神仔!
「大胆邪祟!」秋生甩出银针,以「泉州刣狮」步法拉开距离。魔神仔发出刺耳的尖笑,化作无数腐叶席卷而来:「小崽子,你爹早就在古窑里烧成灰了,还盼着他来救你?」话音未落,腐叶组成的漩涡中竟显化出三十年前的灭窑场景:父亲被铁链锁在窑柱上,白衣女子(母亲)抱着医典残页被追兵逼入绝境。
秋生心中剧痛,却强行稳住心神。他摸出怀中的青蚨玉佩,玉佩突然发出强光,映出父亲临终前的口型:「莫信幻相,守住本心。」与此同时,残页在竹篓中自动展开,显化出保生大帝执针的虚影,针尖直指魔神仔的眉心。
「太素清灵,破!」秋生施展出在乞龟祭上学到的针法,银针引动木脉灵珠的绿光,在腐叶漩涡中划出刺桐花形轨迹。魔神仔发出哀号,化作一缕黑烟消散,地上只留下半片写着「血手」的符纸,与之前血手堂探子遗留的一模一样。
「原来魔神仔与血手堂勾结......」秋生皱眉将符纸收入药篓,继续向屈斗宫进发。行至山顶时,月光穿透云层,照见屈斗宫遗址的断壁残垣间,观音土矿脉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他按照残页记载,以青蚨玉佩为引,在矿脉中心取出三块温润的土块,每块土中都隐约可见刺桐花的纹理。
返回古窑的路上,秋生路过一片荒废的刺桐林,忽见枝头挂着父亲的旧蓑衣。他伸手触碰蓑衣的瞬间,识海深处浮现出一段记忆:父亲与李长生在古窑中炼制药釜,母亲以陶灵之血激活炉中灵脉,炉中腾起的刺桐花形火焰与残页上的图案完全一致。
「原来母亲的血才是关键......」秋生喃喃自语,想起第 18 回大纲中提到的自己血液激活古篆的情节,忽然明白太素门血脉与陶灵转世的关联。此刻,怀中的风炉丹方微微发烫,丹方背面显化出新的字迹:「陶灵血,青蚨引,五气聚,炉自明。」
子时三刻,秋生抵达磁灶窑遗址。李长生已在此等候,手中捧着从老君岩取出的青铜罗盘,罗盘中央的青蚨纹与秋生的玉佩完美契合。「记住,」老人将罗盘嵌入窑壁,「以泉州湾海水为火,青源山露水为引,你的血为媒,方能唤醒药灵。」
秋生点头,将观音土塑成药釜雏形,注入混合了灵珠露水的海水。当第一滴海水触碰到土坯时,窑内突然响起海浪声,泉州湾的潮汐之力透过灵脉涌入,在土坯表面形成细密的冰裂纹,如同老君岩聚灵阵的微缩版。
「该你了。」李长生递来银针。秋生咬牙刺破指尖,鲜血滴在土坯中央,青蚨玉佩与残页同时飞起,悬浮在土坯上方。奇迹般地,土坯自动入窑,炉中腾起刺桐花形的青色火焰,与记忆中母亲激活的炉火如出一辙。
「成了!」李长生激动地说,「这是太素门失传已久的「窑火淬灵」之术,当年保生大帝正是用此术炼制针灸铜人。」话音未落,窑外突然传来血手堂的铜锣声,数十道黑影将古窑团团围住,为首之人正是曾在乞龟祭现身的疤面探子。
「交出陶灵血与医典残页,饶你们不死!」疤面人甩出铁链,链头缠着染血的刺桐花枝。秋生迅速扎出「五气朝元」针法,银针引动窑内灵气,在身前形成护盾。李长生则取出最后的药粉,洒出「太素」二字抵御外敌。
混战中,药釜炼制进入关键时刻。秋生感受到灵脉与自身经络的共振,仿佛整个泉州城的灵气都汇聚于此。当炉中火焰转为金色时,他听见母亲在青源堂的呻吟,看见父亲在记忆中的微笑,终于领悟到太素门「医武同源」的真谛 —— 针法是针,人心亦是针,唯有守住本心,方能济世活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源问仙请大家收藏:(m.2yq.org)青源问仙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