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源山古窑的晨钟刚响彻灵脉主峰,风火仙师祠前的广场已挤满前来参加收徒试炼的修仙者。广场中央设着十座香案,每案上供奉着三炷 “海灵香”—— 这是蟳埔女用泉州湾海泥混合刺桐花磨制而成的灵香,燃出的烟纹能随灵脉波动变化,与闽南民间 “看香头断祸福” 的民俗一脉相承,也是太素门首轮试炼 “看香头” 的核心道具。
秋生身着太素门掌门青袍,站在祠堂台阶上,太素青蚨剑悬于腰间,剑身上陈青蚨残魂的光点与香案上的灵香产生微弱共鸣。母亲与红毛靓分立两侧:母亲的陶灵火在掌心凝成莹白香匙,负责为试炼者分香;红毛靓手持青铜海螺,海螺口泛着蓝光,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灵脉异动 —— 自昨日药田发现药王宗踪迹后,太素门上下都多了几分警惕,连收徒试炼也加派了海灵卫巡逻。
“太素门收徒,首重灵脉感知,次重医道初心。” 秋生的声音透过灵脉传遍广场,“今日‘看香头’试炼,需在一炷香内,从香案烟纹中读出三则信息:灵香所对应药田的灵脉状态、香案下隐藏的灵草种类、以及自身灵脉与太素门的契合度。三者全对者,方可进入下一轮。”
话音刚落,首位试炼者便快步上前。此人身着泉州港药商的锦袍,手持玉扇,看似文雅,却在取香时悄悄用指尖灵脉拨动香灰 —— 显然是想人为改变烟纹,走捷径通过试炼。母亲将香匙递给他时,陶灵火轻轻一弹,香案上的灵香突然爆发出刺眼金光,烟纹瞬间紊乱,化作一团黑雾,与昨日药田发现的疫气气息隐隐相似。
“心术不正者,灵香自会示警。” 母亲的声音带着陶灵火的温润,却让那药商瞬间面红耳赤,“太素门医道,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你且退下,日后若能端正初心,再来试炼不迟。” 药商羞愧地低下头,在众人的目光中匆匆离开,广场上的修仙者们见状,纷纷收敛了侥幸心理,对这场试炼多了几分敬畏。
第二位试炼者是个来自安溪茶山的少年,身着粗布短打,双手布满采茶留下的薄茧。他接过灵香,小心翼翼地插在香案上,没有急于解读烟纹,而是先闭上眼,将手掌贴在香案边缘 —— 这是闽南茶农 “以手辨茶气” 的老法子,被他用来感知香案下的灵脉波动。半柱香后,他睁开眼,指着烟纹道:“回掌门,此香烟纹疏而不散,是百草谷‘清源岩茶’田的灵脉特征;香案下埋的是‘德化瓷土花’,我能感觉到它的瓷气;至于契合度......”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的灵脉偏温润,或许更适合百草堂。”
秋生微微点头,示意红毛靓验证。红毛靓将青铜海螺贴近香案,海螺号声与地下灵草产生共鸣,显化出瓷土花的虚影,与少年所说分毫不差。“不错,能将茶农辨气之法用于灵脉感知,可见你心思灵巧。” 秋生将一枚刻有 “百草” 二字的木牌递给他,“持此牌可入下一轮,日后若入百草堂,定能在灵草培育上有所建树。”
试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多数修仙者都栽在了 “灵脉契合度” 上 —— 有人灵脉过于刚猛,与太素门温润的医道灵脉相冲;有人灵脉杂乱,连香案烟纹都无法稳定解读。直到正午时分,一位身着蟳埔女服饰的少女上前,才让秋生等人眼前一亮。
少女名叫海珠,是阿月婶的远房侄女,腰间挂着一串海贝风铃,每颗贝壳都刻着闽南 “护海符”。她取过灵香,没有急于点燃,而是将海贝风铃放在香案上,风铃与灵香产生共振,烟纹竟化作泉州湾潮汐的形状。“此香烟纹如潮起潮落,对应海灵卫巡逻的‘潮音灵脉’;香案下埋的是‘海金沙’,我从小在海边长大,一闻就知道;我的灵脉能与海灵共鸣,或许能为海灵堂尽一份力。”
红毛靓眼中闪过惊喜,她走上前,将青铜海螺递给海珠:“你试试用海螺引导烟纹。” 海珠接过海螺,轻轻吹响,螺声与风铃共振,烟纹突然显化出阿月婶的模糊虚影 —— 那是守海灵脉的残留印记,也是对她灵脉契合度的最好认可。“好,好个海灵堂的好苗子!” 红毛靓激动地将 “海灵” 木牌塞给她,“阿月婶若在,定会为你高兴。”
就在此时,广场西侧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位身着灰袍的修仙者在解读烟纹时,香案上的灵香突然冒出黑色疫气,烟纹化作药王宗 “疫魔傀儡” 的形状,直扑旁边的试炼者。海灵卫们立即上前,灵脉渔网瞬间展开,将疫气困在网中。秋生纵身跃下台阶,太素青蚨剑出鞘,剑光照亮灰袍人的脸 —— 此人竟是昨日在药田留下疫气叶子的药王宗弟子,不知何时混进了试炼人群。
“药王宗的鼠辈,也敢来太素门撒野!” 秋生剑指灰袍人,剑身上的陈青蚨残魂光点暴涨,“你混进试炼,究竟是为了什么?” 灰袍人却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枚黑色瓷片,用力掷向地面,瓷片碎裂的瞬间,冒出大量黑雾,遮蔽了众人的视线。待黑雾散去,灰袍人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太素门的试炼,不过尔尔,三日之后,定取《医典》下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源问仙请大家收藏:(m.2yq.org)青源问仙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