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基地的灯火在死寂的围城之夜中,如同狂风中的残烛,摇曳却顽强。变异体集群在展现出惊人的战术协同后骤然退去,留给人类的不仅是战场上的创伤,更是对那个隐藏在高维通讯背后的“核心智慧”的无尽猜忌与深深寒意。
黎明的微光勉强穿透了硝烟与尘埃,照亮了基地外围满目疮痍的战场。王磊行走在焦黑的土地上,脚下是扭曲的金属和凝固的暗红血渍。工程兵们正在紧张地修复被“掘进者”破坏的防线,用速干水泥和重新熔铸的钢梁填补缺口。空气中弥漫着臭氧、血腥和若有若无属于变异体的腥甜信息素气味。
“弹药消耗超过预期百分之四十,”后勤主官的声音在临时指挥所里带着沙哑,“尤其是12.7毫米重机枪弹和40毫米榴弹。‘巨盾种’的新型角质层让普通步枪弹的杀伤效率大打折扣。”
李云鹏将军的目光扫过物资清单,手指在“特种穿甲弹”一栏重重敲了敲:“优先配发给一线狙击手和固定火力点。告诉生产车间,我们需要更多。”
在基地内部,生活的韧性在压力下被压缩到极致。老陈带领的平民工程队,用收集来的汽车发动机和传动带,改造出人力驱动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在电力被“共鸣者”干扰时,地下避难所能够维持空气流通。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有限的饮用水反复过滤,他们的游戏变成了如何用最少的水维持最长的生存时间。一种沉默而坚定的秩序,在恐慌的边缘维系着文明的微光。
李潇在超负荷运转的医疗区内,仔细记录着新型生物酶对伤员创口的影响。“它在分解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她对助手说,眼神疲惫却锐利,“尝试用局部低温疗法减缓酶活性,再用银离子敷料试试看。” 每一个被成功延缓感染的伤员,都是一次微小的胜利。
Level-4实验室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秦风躺在感知增强舱内,电极贴片布满他的头皮。林曼博士和陈静紧盯着屏幕上瀑布般流过的神经信号数据。
“它们…不是在‘思考’,至少不是我们理解的方式。”秦风的声音通过扬声器传出,带着奇特的回响,仿佛来自很远的地方,“它们更像是在…‘计算’。以整个集群的生物质为硬件,以病毒基因为底层代码,进行着超大规模的并行运算。那个‘核心智慧’…我感觉不到情绪,只有绝对的、冰冷的逻辑和目标导向。”
突然,屏幕上的数据流发生剧烈扰动,秦风的身体猛地抽搐起来。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外来信号试图反向渗透!”警报声尖锐响起。
“断开物理连接!启动三级屏蔽场!”林曼厉声下令。
舱门打开,秦风被扶出时,脸色惨白如纸,鼻端渗出血丝。“它发现我了…不,它早就知道我在‘看’它。刚才,它向我展示了一个…模型。”
“什么模型?”陈静急切地问。
“一个关于燕京基地防御体系的完整数学模型。它模拟了我们所有的武器射程、弹药储备、人员分布、甚至…地下管网的每一个阀门和电路的总负荷。它在寻找最优解,一个以最小代价达成‘占领’而非‘摧毁’的解决方案。”秦风的话让整个实验室如坠冰窟。
这个“核心智慧”的目的,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可怕。
正如秦风所预警的,新一轮的攻击在正午时分降临。这一次,变异体展现出的不再是单纯的战术,而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如同精密机械般的战争艺术。
首先登场的是经过进一步特化的“筑墙者”。它们不再仅仅依靠骨盾,而是能从背部喷射出快速凝固的生物聚合物,在战场上就地构筑起一道道蜿蜒可以抵挡重机枪射击的掩体。这些掩体并非胡乱堆砌,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弹道学原理,为后续部队提供了完美的推进通道。
“‘筑墙者’在构建进攻轴线!炮火覆盖!打断它们!”王磊在指挥频道中怒吼。
然而,当迫击炮弹呼啸着落下时,一种新型变异体——“跃迁者”——从“筑墙者”的掩体后跃出。它们体型纤瘦,后肢异常发达,拥有惊人的弹跳力,能在半空中进行短暂的滑翔,精准地避开炮火覆盖的核心区域,直扑人类军队的炮兵阵地。
“防空阵列!快,把它们打下来!”阵地上,士兵们操纵着改装的高射机枪,喷吐出密集的火网。无数“跃迁者”在半空中被打成碎片,腥臭的黏液和残肢如雨点般落下。但它们的数量太多,牺牲只是为了掩护真正的杀招。
就在防空火力被吸引的瞬间,地面传来剧烈的震动。数只体型堪比主战坦克的“破城者”从地下破土而出,它们头部进化成了像是攻城锤般的巨大骨质结构,带着万钧之势,狠狠撞向基地外围最坚固的“钢铁大门”堡垒。
“轰——!”
厚重的合金大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出现了明显的凹陷。
“反坦克小组!瞄准它们的关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血铸:亡者之殇请大家收藏:(m.2yq.org)血铸:亡者之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