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陷入沉寂后的昆仑基地,仿佛失去了主心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焦虑。“守护者”旗舰如同沉睡的巨兽,静静泊靠在破损的船坞中,其内部偶尔泄露出的不稳定能量波动,提醒着众人那场精神风暴的惨烈代价。墨镜带领的技术团队被禁止靠近,只能通过外部监测设备获取有限的数据——秦风的意识活动极其微弱,仿佛风中残烛,与“母亲”网络的连接也变得时断时续,充满噪音。
指挥的重担,更多地压在了赵强肩上。这个曾经的特种兵军官,在经历了无数血火洗礼和挚友离去后,眉宇间褪去了最后的青涩,只剩下犹如戈壁岩石般的冷硬与沉稳。他深知,内部的动摇比外部的敌人更致命。
“肃清‘净化派’残余,稳定人心是当前第一要务。”赵强在临时指挥会议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手段不能只有铁血。林薇,你负责组织幸存者委员会,吸纳有威望的平民代表,恢复基层自治,让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渠道。我们需要听到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让怨气在暗处发酵。”
他转向墨镜:“技术部门,暂停所有高风险的前沿研究,集中力量做三件事:一,全力修复能源分配中心,优先保障生活区和基本防御;二,基于‘安宁协议’,研发可大规模部署的个人精神防护装置,哪怕只能削弱‘共鸣者’十分之一的影响,也要做;三,利用从‘潜行者’和‘掘墓者’样本中获得的数据,优化我们的侦察和反渗透系统。”
命令清晰而务实。没有秦风那超越时代的洞察力,赵强选择了一种更贴近地面、更依赖集体力量的方式。他亲自带队巡视基地每一个角落,从修复中的围墙到拥挤的避难所,倾听抱怨,解决实际困难,用行动重新凝聚涣散的人心。
与此同时,“泰山”号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李振邦舰长将舰载工厂的大部分产能转向支援地面,源源不断地生产着重建所需的建材、基础零件和医疗物资。海军陆战队员们填补了基地守军减员后的防线空缺,他们的纪律性和专业素养,为混乱的基地注入了一股稳定的力量。
炉火,在废墟上艰难地重新点燃。
外部威胁并未因秦风的沉寂而消失,反而变得更加诡谲。
“潜行者”的渗透袭击频率降低了,但侦察小队在更远的区域发现了新的恐怖景象。一片位于昔日城市边缘的森林,如今被一种散发着恶臭的巨大灰白色菌毯彻底覆盖。菌毯之上,矗立着数十个高达十余米,由粘稠丝状物编织成仿佛巨大虫蛹般的结构。这些“虫蛹”微微搏动着,仿佛在孕育着什么。
“‘织网者’母巢,”墨镜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影像,脸色凝重地分析道,“而且……是高度特化的‘孵化巢’。根据能量读数和生物活性判断,它们正在孕育的不是普通的‘织网者’,而是某种……更大型、更具攻击性的变种。可能是‘归墟’针对我们固定防御工事准备的新武器。”
“织网者”本身就已极其难缠,它们的蛛丝带有麻痹毒素,力量巨大,若是出现更强大的变种……后果不堪设想。
“不能等它们孵化完成!”赵强立刻意识到必须主动出击,“‘泰山’号,能否进行远程精确打击?”
李舰长的回复很快,却带着无奈:“可以尝试。但母巢位于城市废墟与森林交界处,环境复杂,且有强烈的生物能量干扰,远程打击效果难以保证,且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最好的方式,还是派遣地面部队,在孵化完成前进行精确爆破。”
这意味着一场深入敌后的高风险行动即将到来。
任务代号:“割巢”。
一支由赵强亲自率领混编了基地最精锐特种兵和“泰山”号陆战突击队的联合小队再次出发。他们携带了重型爆破物、火焰喷射器以及针对“织网者”丝网的特制溶解剂。
越是靠近母巢区域,环境变得越发诡异。脚下的菌毯柔软而粘稠,踩上去发出令人不适的噗叽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甜腻腐臭,几乎令人作呕。扭曲的树木被菌丝包裹,犹如怪异的雕塑。偶尔有零星体型较小的“织网者”从菌毯下或树冠中发动袭击,都被小队用精准的火力和喷火器迅速清除。
“保持警惕!母巢附近肯定有重兵把守!”赵强压低声音,通过喉麦传达指令。
果然,在接近那片矗立着巨大“虫蛹”的核心区域时,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数以百计的“织网者”从四面八方涌来,它们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攻击,而是呈现出一种有组织的防御态势!一些“织网者”喷射出粘稠的丝网,试图迟滞小队的行动;另一些则利用地形,从高处投掷坚硬宛如标枪般的骨刺;更有几只体型格外庞大的“织网者”,如同重装步兵,顶着火力向前推进,用它们锋利的前肢劈砍!
“火力组压制正面!爆破组跟我来,寻找孵化巢的支撑结构!”赵强一边用突击步枪点射着冲上来的怪物,一边带领爆破手向最近的一个巨大“虫蛹”靠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血铸:亡者之殇请大家收藏:(m.2yq.org)血铸:亡者之殇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