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后的第七天,小禾抱着笔记本冲进昭心密室的设计间,发梢还沾着晨露,带进一缕清冷湿润的空气:“昭昭姐!沈知白的IP又在刷咱们的预约页面了。”她指尖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跳出一串跳动的访问记录,像心跳般明灭闪烁,“这次停留最久的是‘童年回廊’主题,整整十七分钟。”
林昭昭正低头调试新一批感应手环,金属镊子夹起微型传感器时发出细微“咔嗒”声。
闻言抬眼,镜片后的目光突然锐利如刀,映出屏幕冷光。
她记得“童年回廊”的核心机关——二十面老式穿衣镜,每面镜子会根据玩家的微表情,投射出其七岁前最深刻的记忆片段。
那些镜面泛着旧银般的微黄,边缘镀着氧化斑驳的纹路,照人时总带着一丝梦魇般的失真。
沈知白上周在密室里被触发的,正是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喊“爸爸”的影像,那该是他女儿?
画面中女孩的声音清脆却遥远,像从老式录音机里传出,带着磁带磨损的沙沙底噪。
“把他的访问轨迹导出来。”她放下工具,指节轻叩桌面,木面回响沉闷如鼓点,“查下他女儿现在的信息。”
小禾的手指顿了顿,指甲在键盘上留下短暂悬停的阴影:“我试过……心镜工坊的档案加密得很严,但上次他在密室掉了支钢笔。”她从抽屉里摸出支银灰色万宝龙,金属笔身冰凉,笔帽内侧刻着“致安安,五周岁快乐”,字迹细如针划,“安安,可能是他女儿的小名?”
林昭昭的指甲在掌心掐出浅痕,皮肤传来钝痛,像某种久违的确认。
奶奶的诊疗笔记里提过,有些心理医生会把子女当“完美实验品”——比如要求孩子不许哭、不许表现脆弱,美其名曰“情绪管理训练”。
纸页泛黄,墨迹微晕,她仿佛能听见奶奶沙哑而温柔的声音在耳畔低语。
沈知白的处方笺上总写着“情绪指数需控制在3以下”,或许就源于此。
“下周的宣传片加段隐藏内容。”她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像玻璃裂开一道细纹,“老楼改造后的观众席,每张椅子底部刻一句心理诊疗史的争议语录。”
小禾的眼睛亮起来,瞳孔映着屏幕蓝光:“要选最能戳穿他那套理论的?”
“其中一张刻这句话。”林昭昭翻开手机备忘录,屏幕上是沈知白《可控情绪学》的扉页金句,黑体字如刀刻:“真正的健康,是不让任何人看见你的痛。”
宣传片上线第三天,沈巍的电话打进设计间时,林昭昭正在给“静默观众墙”做最后调试。
十块可变色玻璃在她面前依次亮起,又缓缓暗下,像十扇等待开启的心灵之窗。
玻璃表面微凉,感应层泛着幽蓝脉冲,每一次呼吸都可能触发光影涟漪。
“沈知白申请当观察员。”沈巍的声音里带着点笑意,“他说想‘学习新生代设计理念’。”
林昭昭的嘴角勾起半寸,像刀锋轻启:“让他坐刻着自己语录的那张椅子。”她弯腰调整玻璃墙的感应灵敏度,指尖拂过传感器,低声补了句,“再在评审席正对面加这面墙——当有人情绪波动超标,对应的玻璃会浮现人影轮廓。”
小禾在旁边记录时,听见她几乎是呢喃:“我要他明白,逃避共情的人,终将被共情围困。”
七日后,首期评审日正式开始。
阳光透过老楼的花窗洒进来,在观众席地板上织出斑驳的金网,光影随风轻颤,像旧胶片放映时的跳动。
沈知白穿着熨得笔挺的深灰西装,走进来时脚步比以往轻了些,皮鞋踏在木地板上,声响微弱如落叶。
他在第三排左数第七张椅子前站定,弯腰查看椅底——当看清那句刻痕时,喉结重重滚动了一下,仿佛吞咽着某种无法言说的重量。
“现在播放‘沉默法庭’幕后花絮。”主持人的声音在礼堂响起,混响中带着一丝金属冷意。
大屏幕亮起,邓伦的脸出现在画面里。
他眼眶泛红,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座椅边缘,皮革发出细微的“吱呀”声:“我妹走的那晚,公司给我发了通告:‘保持阳光人设,粉丝需要正能量偶像。’我在太平间哭到喘不上气,却要在第二天的发布会上比耶。”镜头切到监控室,林昭昭的侧脸被暖光勾勒着,像一幅静止的油画,“我奶奶说,心最怕的不是痛,是没人听见它在痛。”
沈知白的手指突然抖得厉害,指节泛白,像被无形之力攥紧。
他想去扶椅子,却触到椅底的刻痕,金属边缘冰凉刺骨,像被烫了似的缩回手。
观众席对面的玻璃墙“嗡”地轻响,第三块区域泛起淡蓝色的雾光——那是他的情绪指数正在攀升。
“昭昭姐!”后台突然传来小禾的急喊。
林昭昭转身时,看见小禾举着个黑色公文包,拉链微微敞着,一张红头文件露出半截公章。
她指尖发抖,迅速掏出手机拍下编号:“《林昭昭奶奶临床档案调阅批准函》!他想查您奶奶的病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密室顶流逃生指南请大家收藏:(m.2yq.org)密室顶流逃生指南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