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金石铸就民生路,春风终度苦心人
夕阳给初具雏形的拱桥镀上了一层金红色的光辉。第一层主拱券的合拢如同给整个工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工地上并未松懈。
临乡特批的专用三相电源线路拉来了临时照明的大灯,为夜间施工做准备。机器的轰鸣声、石料的碰撞声、工人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虽喧嚣却有序。
李池卫站在工棚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里面是刚从信用社取出来的工程进度款,身后的汪细卫又提着半袋子站在门内。
他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清亮,透着一种如磐石般的沉稳和信誉。他深吸了一口烟,然后用力踩灭烟头,朝着工地方向吼了一嗓子:“歇工!先给大家发点工钱!”
这一声如同号令,工人们脸上立刻绽开笑容,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拍打着身上的石粉,朝着工棚围拢过来。空气中除了汗水和尘土的味道,此刻又多了一份热切的期盼。
李池卫也不啰嗦,就着工棚里那张摇摇晃晃、沾满泥灰的木桌子,拿出名单和钞票,开始唱名发钱。
“王老五!五十八天,预支三百块!去那签字。”
“张铁蛋!满勤,预支三百块!去那签字,速度搞快点。”
……
他发钱爽快,数钱利落,拿到钱的工人一个个喜笑颜开,粗糙的手指蘸着口水反复清点,心里盘算着是给家里婆娘扯块布,还是留着带回家。
很快,喊到了汪细能和崔咏梅,两口子有些拘谨地走上前。
李池卫抬眼看了看他们,特别是脸色依然有些苍白,却好转许多的崔咏梅,语气缓和了些:
“细能,六十九天,预支三百块。咏梅,五十三天,给你先按满勤算,也预支三百块。” 李池卫多算了崔咏梅几天,算是默许了她在工地上的付出,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体贴。他把两份钱分别递过去。
汪细能愣了一下,赶紧双手接过那摞厚厚的、主要是十元的大团结的票子,手指都有些颤抖。
这是他人生第一次靠实实在在的力气和努力挣到这么多钱!
三百块!他下意识地就想把钱揣进自己兜里,这是村里男人家的惯例。
但就在那一刻,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身旁的崔咏梅。
她低着头,双手紧张地攥着衣角,脸色依然不太好,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汪细能突然想起了她流产时躺在家里床上那惨白的脸,想起了汪细卫那晚私下跟他说的:“以后得多疼着她点,俩人把日子往好里过。”
一股从未有过的冲动和责任感涌上心头。
汪细能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手里那叠钞票,连同崔咏梅的那一份,一起塞到了她手里。
声音有点粗,但语气却很坚决:“呐,都给你!你收着!以后家里你管钱!”
崔咏梅猛地抬起头,眼睛瞬间瞪大了,难以置信地看着丈夫,又看看手里那厚厚一沓钱,嘴唇微微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原本心里那些因为贫苦生活而生出的算计和隔阂,在这一刻被丈夫这笨拙却真诚的举动冲击得七零八落。
一种巨大的暖流和踏实感包裹了她,她重重点了下头,紧紧攥住了钱,眼圈不受控制地红了,低声却坚定地“嗯”了一声。
这一刻,她才是真正铁了心,要跟这个男人好好把日子过下去。
不需要核算工时,先给大家预支三百块钱,大家也没用什么争议,只需要签个名字,发的很快。
发完了大部分工人,最后轮到在他工棚守钱的汪细卫。李池卫从信封底下拿出更厚的一沓钱,递给他。
汪细卫接过来一捏,厚度明显不对,他疑惑地当场数了起来。十元、五十元……足足一千块!
他惊得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溜圆:“师……师傅!这……这咋这么多呢?算错了吧?”
他一个月工资是比其他工友多一些,但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李池卫正点燃另一支烟,闻言不耐烦地皱起眉头,吐出一口烟雾,瞪了他一眼,声音粗犷,还有些不耐烦。
“老子想给你多少就给你多少!不给你你也别惦记,给了你就拿着!哪来那么多废话!老子是你师傅!” 话语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霸道。
但说完,他看着徒弟那傻愣愣的样子,语气又缓和下来,幽幽叹了口气,烟雾缭绕中眼神有些深远。
“多啥多……一点都不多。从最开始勘测河道、定桥位、算料,你就跟着我熬。跑石场盯进度,跟人磨嘴皮子,在工地上也是没黑没白地干,啥脏活累活都抢在前头。你这点工钱,按你出的力、操的心,还拿少了呢!”
他用力拍了拍汪细卫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这只是一部分工钱。安心跟着师傅干,等桥全部修完,工程款结清了,到时候师傅给你分成!不是按天算工钱的事儿了。你是我徒弟,是自个儿人,师傅不会亏待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山里那点破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