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铁筛遴匠筑虹固,薪火传心待岁新
时值深冬,河畔的寒风变得凛冽刺骨,刮在脸上像粗糙的砂纸擦过,冷的有些不像话。
但比寒风更让人心头一紧的,是工地上一则悄然流传的消息:工程进度超前,二期款要到款了,要开始减人了。
这座巨大的石拱桥已傲然横跨于河面之上。
六个拱洞如巨兽的肋骨般依次排列,中间小,向两岸渐次放大,呈现出完美的力学曲线。虽然支撑的杉木架子还未完全拆除,拱券周边的填充和桥身外墙的料石坎砌已大部分完成。
尽管桥面尚未铺设,护栏更是踪影全无,但那宏伟的骨架、那跨越天堑的气势,已然成型。
在冬日苍白的天光下,它像一道灰色的虹,沉默而壮丽地矗立着,这是两百多条汉子四个多月来日夜奋战、汗水与力气凝结的丰碑。
然而,丰碑之下,气氛却有些微妙的变化。
机器的轰鸣声似乎不如往日密集,工人们劳作间,眼神里除了疲惫,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张望和忐忑。
消息灵通的工头们,脸色也比往日更加严肃。
李池卫坐在那张沾满泥灰的木桌后,嘴里叼着烟,眉头习惯性地锁着,正对着摊开的花名册和一份进度报表。
汪细卫站在一旁,身姿挺拔了许多,眼神沉稳,一种当家作主的气势正在养成,正低声汇报着:
“师傅,临乡那边对进度很满意,二期款子上午已经全额到信用社了。”
“按现在的进度和剩下的活儿看,主体结构已完成,后面主要是桥面硬化、护栏安装和细部处理,确实不需要这么多人手了。尤其是普通小工,富余很多。”
李池卫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扫过窗外那庞然大物般的桥体,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成就感和更重的审慎。
他做事向来干脆利落,尤其是在这种关乎成本和效率的大事上。
“嗯。”他沉沉地应了一声,手指在花名册上重重一敲,做出了决断。
“那就减人。先把扛石料、和灰浆的普通小工减下来。让各个工头和小组长自己挑人,告诉他们,眼睛都给我擦亮些!”
“要留就留那些手脚麻利、眼里有活、老实肯干的,那些偷奸耍滑、毛手毛脚的,一个不留!最后留八十个左右的精干人手,够干后面精细活就行。”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每一个字都像砸在地上的石头子。
“我这就去通知。”汪细卫点头领命,脸上没有任何犹豫。
他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埋头干活的愣头青,经历了发工钱、抓安全这些事,他越来越明白一个工程背后管理和决策的分量。
很快,命令通过工头们传达了下去。工地上的氛围瞬间变得异样起来。
在桥墩下方,一群刚卸完一车石料的小工正靠着墙根歇脚喝水。
小组长老张沉着脸走过来,目光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被看到的人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或露出讨好的笑容,或眼神闪烁地低下头。
“都听好了,”老张的声音粗粝,带着几分不得已的冷酷,“工程到坎了,要不了这么多人了。上面让挑人留下,继续干桥面的活儿。”
人群一阵轻微的骚动,不安的情绪像水波一样荡开。
老张的目光在一个沉默寡言但每次扛石头都比别人多一块的年轻后生身上停留了一下:“铁柱,你留下。”
那后生愣了一下,黑黝黝的脸上顿时放出光来,重重地“哎!”了一声。
接着,他的手指又点向另一个年纪稍大、做事极其稳妥的老工人:“老马,你也留下。”
被点到名字的人无不露出庆幸和喜悦的神色,仿佛中了奖。
而更多没被点到的人,脸上则写满了失望、焦虑甚至不服气。
一个看着机灵但有时喜欢偷点小懒的瘦高个忍不住凑上前,递上一根皱巴巴的烟:“张头,您看我这……我以后一定更卖力气,能不能……”
老张推开他的烟,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坚定:“二狗,不是我不讲情面。留下的得能干细活、出细工。下次,下次有卖力气的活,我再叫你。”
类似的场景在工地的各个角落发生着,都是乡里村里的乡亲,说重话可能不太合适,人又必须选出来。
工头和小组长们穿梭在人群中,低声交谈,拍拍这个的肩膀,对那个无奈地摇摇头。
被选中的人,默默收拾好工具,站到了工头身后,脸上有自豪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而被“解放”的人,则神情落寞,有的开始默默收拾自己那点简单的行李,有的则不甘地望一眼那雄伟的桥身,眼神复杂,这桥有他们流过的汗,却无法看到它彻底完工的那一刻了。
汪细卫穿梭其间,协调着各个小组,确保留下的正是最需要的人手。
他看到相识的同乡未被选上,那同乡投来恳求的目光,汪细卫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只是硬起心肠,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低声道:“先回去歇歇,等信儿!这儿也忙不了几天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山里那点破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