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牌桌共研青春梦,癞影窥灯妒恨生
吃完饭,大家又坐着喝了些茶,聊了会天,消了消食。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提议道:“干坐着有啥意思,咱们来玩牌吧!玩‘升级’!”
这“升级”正是当时村里年轻人中最流行娱乐方式,一种扑克玩法。
规则简单,趣味性强,特别考验搭档间的默契和对牌局的记忆力。
四个人玩,两两一组对抗。
从“3”开始打起,抢庄叫主、保底、算分,赢家升级,先打过“A”的一方获胜,算一局。
运气好技术强,一局很快;要是牌运相当,互相算计,一局牌能磨上一两个小时,是消磨时间的绝佳方式。
反正春节闲来无事,又不赌钱,纯属图个乐子,大家纷纷响应。
杨春雨还是个初中生,平时专注学业,对牌戏一窍不通,连忙摆手躲到一边去大狗子汪务实玩去了。
杨春燕平时在工地厨房忙得脚不沾地,也是没时间学这个,也被大家热情地拉到了桌边。
“不会没事!我们教你!简单得很!” 陈阳第一个跳出来,机灵地抢占了杨春燕对面的位置,成了她的“对友”。
高前缸心里顿时有点不是滋味,但也不好说什么,便和赵德祝坐了对面,组成另一队。
杨春燕身边立刻围上了两个“军师”,一左一右,热心地指导她。
“燕子,记住啊,红桃是主!”
“先出单张,调他们的主下来!”
“哎哎,这张K大了,可以留着抠底!”
甚至时不时偷偷瞄一眼对面高前缸和赵德祝手里的牌,然后压低声音给杨春燕支招:“燕子,出梅花!陈阳梅花没了可以杀!”
奈何运气这东西实在说不准。
四张4、两张王是“常主”,加上本轮打的“3”也是常主,一共十张最大的牌,经常有六七张都神奇地集中在高前缸和赵德祝手里。
副牌的大牌权几乎一直也被对方掌控。
尽管有两个“狗头军师”现场教学,杨春燕和陈阳这组还是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丢掉了第一局。
刚学会基本规则的杨春燕又好气又好笑。
把牌一放,开玩笑地嗔怪道:“唉!看来是跟陈阳你八字不合,没有默契!换个人组队试试!”
赵德祝看热闹不嫌事大,立刻起哄:“行啊!燕子,你随便选!你想跟谁一伙?咱们换!” 他说着就作势要起身。
杨春燕的目光下意识地在几个小伙子脸上扫过,似乎在认真挑选。
高前缸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砰砰直跳。
内心疯狂呐喊:“选我!选我!让我来带你赢!好好教训一下陈阳这小子!” 他甚至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
然而,杨春燕的目光在他脸上只是一掠而过,最终落在了赵德祝身上。
她嫣然一笑:“徳祝哥,你来!咱俩组一队,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高前缸顿时像被针扎破的皮球,一下子泄了气,心里又酸又涩:“妈的……燕子这是真看不上我啊!连打牌都不愿意跟我一伙……”
他猛地站起身,语气有点急地说:“换人换人!肖老三,肖易明,刚才就属你瞄我牌瞄得最欢!肯定手痒了,你来玩!”
他不由分说地把肖易明按在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则抱着手臂站到一旁,闷声不响地看牌。
这下换了人,牌运似乎也平均了许多,不再像上一局那样一边倒。
胜负的关键更多地取决于双方的配合和算计。
杨春燕毕竟是新手,虽然学得快,但出牌难免还有些犹豫和纰漏。
赵德祝虽然牌技老道,但带着个新手,面对陈阳和肖易明这两个在工地上磨合已久的“老搭档”,打得也是异常艰难。
牌局陷入了漫长的拉锯战。
你赢一轮,我扳一局,分数咬得很紧。
大家时而屏息凝神思考,时而为出一张好牌欢呼雀跃,时而又因为失误而懊悔不迭。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最终还是陈阳和肖易明凭借更娴熟的配合略胜一筹,拿下了这局。
杨春燕把手里剩下的牌往桌上一丢,长长舒了口气,笑着认输。
“唉!算了算了,我认栽!你们太厉害了,我确实打不过。你们玩吧,我是新手,需要多练练!”
小伙子们爆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
有人鼓励她:“燕子,多玩几把就会了!技术都是练出来的!”
也有人故意激将:“别啊燕子,再来一局,说不定就赢了呢!”
但杨春燕已经看到潘高园又开始在灶台边忙碌,准备大家的晚饭了。
她哪里还坐得住,连忙借机脱身:“不玩啦不玩啦!你们玩得开心,我得去帮园嫂子做饭了,不然你们晚上都得饿肚子!”
说着,她便轻盈地站起身,挤出了牌桌,快步走向灶台,系上围裙,接替了潘高园手里的活计。
牌局继续,但热闹的中心似乎也随之分了一半到那烟火升腾的灶台边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山里那点破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