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旧疴新柳扶春影,月光不语人心声
午后的阳光透过竹林的枝叶,在农家小院里洒下斑驳的光影。
汪细卫找了一张老潘头自己做的竹躺椅,放在院子里,把老潘头从床上抱起来挪到了竹躺椅上,也出来晒晒春天的太阳。
蹲在老潘头的椅前,手指轻轻按压着老丈枯瘦的双腿。将他的裤腿卷到膝盖以上,露出那双因为尾椎受伤而久经风霜的腿。
“爹,这儿有感觉吗?”汪细卫的手指停在膝关节处,抬头问道。
老潘头眯着眼,额上的皱纹像被犁过似的深:“哎,有点麻酥酥的。”
老人的手指紧紧抓着竹藤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腿跟了我几十年,现在倒成了累赘。”
汪细卫眼中闪过欣喜:“这是好兆头!神经在慢慢恢复呢。”
他的手指继续向下按压,“您看,肌肉也比上回结实了些,按下去有弹性了。”
确实,那原本干枯如柴的腿如今覆着一层薄薄的肌肉,皮肤也有了光泽。
老潘头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能挂着拐走几步就知足了,不敢想别的。”
就在这时,厨房传来炒菜的声响,夹杂着油爆葱花的香气。
丈母娘系着围裙探出头来,发丝被汗水黏在额角:“爷俩准备一下哈,饭菜快好了!”
她的目光落在老伴的腿上,忽然柔和下来,“今天气色不错,弄出来晒晒也好啊。”
饭桌上摆着简单的农家菜:一碗腊肉炒蒜苗,一碟清炒时蔬,还有冒着香气的麦面馒头。
汪细卫先伺候老丈人在竹藤椅上坐定,细心地在他后腰垫了个软垫,适合老人吃饭。
“我自己能行呢,”老潘头嘴上抱怨,却任由女婿将筷子递到手里,“你们也快吃,不是还要去沈老爷子那儿?”
饭后,一家人又闲聊一会,。汪细卫看看天色:“得抓紧时间去沈老爷子家一趟了。”
他将老潘头又重新运回换了床单被套的床上,一家人向老爷子院子走去。
来到沈老爷子小院,远远就能看见青砖围墙上爬满了丝瓜藤。
走近才发现一把铜锁挂在门上,在阳光下泛着暖光。门楣上插着几根干枯的艾草,随风轻轻摇曳。
“看来沈爷爷出诊去了。”潘高园踮脚朝里张望,“药圃都收拾得挺整齐,院子在里还晒着药呢,应该没走远。”
汪细卫将带来的网兜挂在门锁上,里面是适合老人吃的一些零食,从临乡带回来。
乡下绝大多数人都是质朴的,加上老爷子又深受人爱戴,东西挂门上没太大问题,没人会顺手牵羊。
再说了也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真丢了也不心疼。大狗子没有见到喜欢的爷爷,心里还正不高兴呢。
远处一家院子的大娘过来询问:“找沈医生啊?他去后山采药了,东西挂那儿就行,我帮你们瞧着!”
妇人围裙上沾着面粉,手里还抓着擀面杖,看来是在家里做饭,看见有人,特意过来询问。
潘高园笑着和老妇人寒暄后,一家人向回走,最后的目标是赵家院子潘高洁家。
老梅家这时汪细卫是不想去了,听说梅主任最近被纳入了考察对象,有可能上升到乡里去。
自己身上有事,心里总是有些虚的,这时就不要去给梅叔找麻烦是最好点。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赵家院子。
夕阳的余晖将院子染成金黄色,赵建佳趴在小板凳上写作业,铅笔头秃了,正用小刀仔细削着。
赵建礼则被潘高洁正揪着耳朵站在院子中央,眼圈通红。
潘高洁气得脸色发白,手里的竹枝在空中咻咻作响:“让你不爱惜东西!知道钢笔多金贵吗?”
田木匠站在木马架边上刨木头,笑呵呵地看着,也不阻拦。
潘高园一进院就看见这幕,心里顿时不是滋味。
田木匠刚过完年就在姐姐家,到现在还在这里,这得在姐姐家做了多少天活计?
这田木匠是真的为了讨好自己,还是真的是为了木材?她心里想着,不自觉的就冒出了各种思绪。
“姐,我们来了。”潘高园快步上前拦住姐姐,“建礼,又惹妈妈生气了?”
竹枝啪嗒掉在地上。潘高洁抹着眼角:“给他买了钢笔,才两天就弄丢了!说他还不服气……”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两块钱一支啊,够买十根铅笔了,一点都不心疼钱!”
汪细卫走过去和田木匠打了个招呼,递给他一支烟,对方在裤边擦擦手才接过。
汪细卫回头拉过赵建礼:“孩子也不是故意的。建礼啊,姨父在工地干活,一天挣五块钱,得搬一天钢筋水泥呢。”
赵建礼抽噎着抬头:“姨父你骗人!舅舅说你是工头,挣大钱!”孩子的眼睛亮得灼人,带着不服气的倔强。
汪细卫愣在原地,烟灰簌簌落下。
心里想这些孩子,咋传的呢?咋就净说些什么大实话?还让我怎么忽悠你?这孩子没法教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山里那点破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