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偷得灶王三分巧,一灶能开万家门
清晨的薄雾如同温柔的纱幔,轻覆在苏醒的村庄上。
草尖的露珠折射着初升太阳的金色光芒,空气清冽,带着泥土与植物混合的芬芳。
兄弟俩的身影被晨光拉长,脚步声在静谧的村路上回响。
汪细卫穿着那件洗得发白、却收拾得干净利落的旧工装,眉头因思考而微微拧着,步伐大而急。
一旁的汪细能则明显带着情绪,脸拉得老长,时不时泄愤似的踢开路上的小石子,嘴里嘟嘟囔囔。
“哥,你说妈这人……”汪细能终于憋不住,声音里满是委屈和抱怨,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刚到家就堵门口,叉着腰,那眼神,滴溜溜的,比村头老光棍盯肥肉还瘆人!”
“张口就要钱,好像我俩出去不是挣钱,是去捡金山似的!”
汪细卫放缓脚步,瞥了眼弟弟,叹了口气:“不是早和咏梅商量好了对策么?她要是催得紧,两百块,就当买个清静。”
“我是准备了呀!”汪细能下意识摸了摸空瘪的裤兜,仿佛那两百块的体温还在。
“我本来还存着侥幸,要是妈忘了这茬,这钱咱俩还能割点肉、买包好烟改善改善。嘿!结果倒好,我屁股还没挨着板凳呢,她的话就跟冰雹似的砸过来了!唾沫星子都快给我洗脸了!”
他捏着嗓子,惟妙惟肖地学起母亲钱左秀的腔调:“‘出去一年多了,钱呢?翅膀硬了想单飞是吧?赚了钱就想昧下?赶紧给我掏出来!甭想糊弄老娘!’”
“我磨叽了半天,说房租贵、吃饭贵、活儿累挣钱难……她压根不信,骂得更凶了。没办法,我只能把那两叠票子掏出来了。”
汪细卫想象着那鸡飞狗跳的场景,无奈地摇摇头:“钱给了,总能消停会儿了吧?”
“消停?”汪细能音调陡然升高,几乎跳起来。
“消停啥啊!她一把抢过去,手指头蘸着唾沫数了又数,脸唰一下就沉了,拉得比驴脸还长!接着就是一堆噼里啪啦的难听话……”
“唉,我都学不出口!什么‘两口子出去刨食,刨一年就这点渣渣?塞牙缝都不够!看看人家一个女娃都比你们强百倍!你们羞不羞!’”
兄弟俩对视一眼,神情复杂。
杨春燕能干是事实,但他们的秘密:那揣在崔咏梅身上、不敢让母亲知道的两千多块巨款!才是关键。
这哪能说?说了家都要被掀翻。
汪细卫用力拍了拍弟弟的肩:“行了,心里有数就行。妈就那脾气。她骂任她骂,咱不接茬,不顶嘴,她自个儿骂没劲了也就散了。这事越辩越黑。”
汪细能烦躁地抓抓头发:“理是这么个理,可听着就是憋屈!好像我俩多窝囊似的!”
他叹口气,“算了,咏梅也说了,随她骂,咱装聋作哑就行。”
“这就对了。”汪细卫点头,“快走吧,师傅该等着了,你学技术的事最要紧。”
阳光渐暖,驱散晨雾,也稍稍蒸发了汪细能心头的郁闷。路旁院落里鸡鸣犬吠,炊烟袅袅,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走出一段,汪细卫放缓脚步,神色转为认真,压低声音:“细能,一会儿到了师傅家,见了郑师傅,机灵点。”
“啊?哥,不就是帮忙和泥搬砖吗?力气活呗。”汪细能心不在焉,估计还在为钱和母亲的事情糟心。
“光傻出力可不行!”汪细卫轻斥一声。
“郑师傅是这行的老师傅,他垒的灶,省柴、火旺、烟顺,里头有大学问!咱去帮忙,更是你偷师的好机会。”
“偷师?”汪细能来了兴趣,凑近些。
“对!”汪细卫眼神闪着光,“但不能明目张胆,不能眼巴巴盯着招人烦。得装着不经意地学。”
他一边走一边比划,“比如递工具、和泥时,自然点儿,眼睛尖点儿,心里多琢磨。尤其要看……”
他拉住弟弟,手指在空中画圈:“大小锅灶里面的道道!那灶膛不是简单一挖洞。大锅小锅,锅底离火的高度、灶膛深浅宽窄、还有烟道(他指指自己喉咙),拐弯的角度,都大有不同!”
“为啥不一样?”汪细能听得入神。
“问得好!”汪细卫赞许地拍他胳膊。
“这就是关键!不能直接问,得自己琢磨!大锅是不是要膛宽柴足?小锅是不是要火集中?烟道拐弯是不是为了抽风旺火还防倒烟?”
阳光透过枝叶,在汪细卫脸上投下斑驳光点。
他继续传授心得:“郑师傅干活时,你就在边上看,用心学!看他怎么调泥灰浓稠耐烧,怎么摆挡火墙让火焰充分利用,怎么处理那个关键的‘灶喉’。”
“看门道,不是看热闹!心里记牢,回头自己找地方练练手,就懂了!”
汪细能恍然大悟,脸上阴霾尽散,换上跃跃欲试。
“哥,我懂了!就跟咱小时候看爹编筐一样,看多了手就痒了!放心,我保证跟在郑师傅旁边,有眼力见儿,只偷偷学,绝不瞎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山里那点破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