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昔日无心种善因,今朝铁马踏山门
农村修路,看似简单,实则内有乾坤,技术要求一环扣一环。
首先得将原有的狭窄土路拓展到规定的五米五宽度。
这过程中,遇到陡坡就需要砌筑坚固的石坎来护坡;碰到小山包阻碍,就得动用人力甚至炸药开山取直。
待路面宽度达标后,接着是铺设垫层,用碎石、沙土等材料一层层填筑,然后用夯具或石碾反复压实,确保基础牢固。
路肩外侧还要挖掘修建排水边沟,以防夏季暴雨时山水冲刷路面,甚至引发路基塌陷。
最后一步,才是进行路面硬化,通常是浇筑混凝土。
自打崔家那档子事在魏书记那里挂了号之后,中心村村委会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陈雁山村长是真的被敲打怕了,他生怕再冒出第二家“石洁”,再把汪细卫逼得去乡里“告状”,那他这项乌纱帽恐怕就真的戴不稳了。
村里破天荒地派了一名干部,几乎常驻在工地上,随时盯着,但凡有哪家村民流露出不满情绪,或者施工中遇到需要村里协调的琐事,这名干部立刻上前处理,绝不让矛盾发酵。
从以前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变成了现在的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效率提升了一大截。
汪细卫这边的工程,因此干得是热火朝天,进度飞快。
相比之下,另外三家承包了路段的老板,尤其是孙老四,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着急。
他们也想着赶紧动工,甚至私下里也做了一些准备,但每次去乡里请示,都被魏书记以“等汪细卫这段样板路做出成效来再说”为由给压了下来。
魏书记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用汪细卫这段路的质量和速度,给全乡的修路工程立个标杆,定个调子。
眼见自己负责的路段进展顺利,汪细卫便决定抽身出来,去解决另一个制约工程进度的材料大问题。
他计划去一趟县城,一是大规模采购水泥,很多路段的路基石坎都等着水泥来砌筑,没有水泥,很多工序就得停下来。
二是想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租到一台压路机。
目前压实路面全靠人工推动巨大的石碾子,效率极低,而且压实效果不均匀,很多地方看似压平了,实则基础不牢,这样的路往往过不了几年就会破损不堪。
他正在家里盘算着进城的事宜,需要带多少钱,找哪家建材公司,突然,院子外的公路上传来了不同于牛车、拖拉机的引擎轰鸣声,是汽车的声音,而且听起来不止一辆。
汪细卫有些疑惑地从屋里走出来,抬眼望去,只见门前的土公路上,赫然停着两辆黄色的平板运输车。
每辆车的货板上,都用钢缆固定着一台橘黄色的小型履带式挖掘机!
那钢铁履带、粗壮的机械臂和巨大的挖斗,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与周围宁静的乡村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是……怎么回事?”汪细卫愣住了,心里直犯嘀咕,“这破山村里面咋会运来两台崭新的挖机?”
这时,前面那辆车的驾驶室门打开,跳下来一个穿着工装、满脸风尘的司机,另一边也跳下一个人来。
后面那辆车也下来两个人,一个同样是司机模样,另一个则像是个领队的,四人朝着汪细卫的院子走来。
领头的司机老远就扬起手,脸上带着热情而又略显疲惫的笑容,高声问道:“请问,是汪细卫汪老板家吗?”
汪细卫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汪老板”这个称呼,他连忙迎上前几步,应道:“是我,我就是汪细卫。几位师傅,你们这是……找我有事?”
那领头的司机笑着指了指身后的庞然大物,说道:“汪老板,您这地方可真不好找,我们一路问过来的。我们是来给您送‘家伙事儿’的!”
他语气中带着完成任务的轻松。
汪细卫顺着他的手指看向那两台挖掘机,心里更加疑惑了,忍不住直接问道:“送……送这个?师傅,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没订购这玩意儿啊?”
这时,那个像是领队的男人走上前来,他年纪稍长一些,神色更稳重。
他脸上带着恭敬的笑容,解释道:“汪老板,没错,就是送给您的。我们是省城常掌柜安排过来的,常掌柜吩咐了,到了这里,一切听您安排。”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牛皮纸信封,双手递了过来,“这是常掌柜让我们务必亲自交到您手上的信。”
一听是常静婉常掌柜安排的,汪细卫心中的疑团顿时解开了大半,一股暖流和感激之情涌上心头。
他接过信封,道了声谢,迫不及待地拆开,抽出里面的信笺。信上的字迹清秀而有力:
“汪老弟如晤:
大恩不言谢,客套话我便不再多提。
知你修路在即,特寻得这两台小型挖掘机,或可助你一臂之力。此乃我一点心意,万勿推辞,亦不必挂怀费用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山里那点破事请大家收藏:(m.2yq.org)山里那点破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