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发指的是,陇西道节度使冯伦,竟还在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寿辰大操大办,广收贺礼!
证据确凿!萧承民怒不可遏,不再隐藏行迹,直接亮出天子身份,以雷霆手段控制了冯伦及其党羽,查封粮仓。
在堆积着霉米、散发着腐臭气味的官仓前,萧承民召集了全城百姓。他指着面如死灰的冯伦等人,声音如同寒冰,响彻全场:
“尔等食君之禄,却行此蛀虫之事!视百姓为草芥,视国法为无物!这仓中的粮食,是百姓的血汗,是边关将士的口粮,更是我大昭江山的根基!你们竟敢让它霉烂生鼠,中饱私囊!”
他越说越怒,猛地一挥手:“今日,朕就在这粮仓之前,让你们也尝尝这‘粮食’的滋味!来人!架鼎!”
兵士们迅速架起一口巨大的行军锅,注满清水,燃起烈火。
萧承民冷冷地看着瘫软在地的冯伦:“你不是喜欢粮食吗?朕今日就让你与这些霉米、与这些啃食民脂民膏的老鼠,同锅而烹!让天下贪官都看看,污损国粮者,便是鼠辈,便是此等下场!”
在无数百姓惊恐而又解恨的目光中,冯伦等几个主犯被强行塞入了沸腾的大锅之中!凄厉的惨叫声与霉米的腐臭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其残酷却又大快人心的画面。
“朕今日以此酷刑,非朕嗜杀!”萧承民对噤若寒蝉的官员和百姓高声道,“乃是为告戒天下:民为邦本,食为民天!谁敢动国本,害民生,朕便让他死无葬身之地!自今日起,陇西开仓放粮,平抑米价,赈济灾民!相关官吏,严惩不贷!”
消息通过“万民镜”迅速传回京城。锦书在“千瞳鉴”中,看着代表陇西的信号从刺目的红光逐渐转为平稳的绿光,终于松了一口气,心中百感交集。万民镜的首战告捷,不仅揪出了巨贪,挽救了无数百姓,更证明了这套体系无可替代的价值!它真正实现了民情的直达天听!
萧承民凯旋回朝后,对“万民镜”体系给予了最高肯定。他下旨嘉奖有功镜使,并严惩了试图隐瞒或干扰镜站工作的地方官员。同时,锦书提议的大规模分发“民棱镜”(即那特制的水晶棱镜片)的计划,被加速推行。成千上万的棱镜片,如同希望的种子,通过驿站、商队,散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伴随着一句简单的承诺:“日照此物,可达天听。”
一个清新的早晨,京城。旭日东升,万丈金光洒满大地。锦书在萧承民的陪伴下,再次登上皇宫最高的“千瞳鉴”镜室。她手持主镜的调控玉柄,望向远方。
就在这时,奇迹般的景象发生了。
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无数得到棱镜的百姓在同一时刻,出于好奇、感激或测试,将手中的棱镜对准了初升的太阳。
只见从京畿周边,乃至更遥远的州县方向,无数道细微却清晰可见的、七彩斑斓的光斑,如同夜空中突然亮起的繁星,又如同汇聚向中心的涓涓细流,跨越山河,反射、折射,最终都隐隐指向皇宫,指向这间“千瞳鉴”!
那一刻,仿佛整个帝国的光芒,都汇聚于此。
锦书立于镜前,周身被这来自万民的、微弱却坚定的光芒所环绕。她清丽而坚毅的面容在光影中显得无比圣洁。她轻轻调整主镜,将一道温和的绿色光束射向远方,那是来自帝后对天下安宁的回应与承诺。
她轻声对身边的萧承民,也仿佛对自己说:“看,承民,这便是民心,这便是光明。只要我们愿意去看,去听,这世上便没有能够永远隐藏的黑暗。”
萧承民紧紧握住她的手,目光深邃。万民镜的成功,让他看到了彻底革新吏治、巩固江山的希望。但他也深知,这汇聚而来的光芒中,或许也夹杂着孝端静皇后那恶毒目光的反射。她绝不会坐视帝后如此顺利地掌控天下舆情。下一次的较量,或许就隐藏在这万千光点之中。
(第91章完)
喜欢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请大家收藏:(m.2yq.org)冷面王与复仇妃的盛世棋局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