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蹲在灶台前,看着满院的热闹,烟袋锅在手里转了又转。“这盲盒啊,”他突然说,“装的哪是菜,是人心。有人用它找回忆,有人用它传手艺,比啥山珍海味都金贵。”
收摊时,胡东东把剩下的盲盒都送给了街坊,每个盒子里都塞了张纸条,上面是小宇写的字:“味道会变,心意不变,老灶台永远等你回来尝。”老太太临走时,往炎耀兜里塞了把杏干:“明儿来我家,教我做你爷的‘紫苏杏酱’,我孙女儿就爱吃这口。”
夜色漫进胡同,菜谱馆的灯还亮着,盲盒的木盒子码在墙角,像堆小小的宝藏。炎耀和炎昭收拾着碗筷,听见三鹅在院里“嘎嘎”叫,低头一看,它正叼着块“魔鬼鸭脖”啃得欢,辣得直甩头,却不肯松嘴,活像个倔强的小孩。
“你看它,”炎昭笑着指三鹅,“跟胡东东似的,越辣越上瘾。”炎耀点头,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光映着墙上的“味道故事展”,每张照片都在笑,每个故事都在发光。
或许“味道盲盒”的意义,从来不是猜中菜名,而是让每个人都明白:生活就像这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口是什么味,但只要带着期待去尝,带着心意去做,再酸的柠檬、再辣的鸭脖,都会变成值得回味的暖。
而属于老灶台的盲盒挑战,明天还会继续。谁会来抽下一个盲盒?里面又会藏着怎样的味道和故事?答案,就像灶台上永远冒着的热气,暖乎乎的,让人忍不住想,再凑近一点,再期待一点。
喜欢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请大家收藏:(m.2yq.org)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