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的热风刚卷过芳田,就出了岔子 —— 新扩的苗田里,几排四方混融苗忽然打蔫,叶片边缘发黄卷曲,叶背爬着细小的蚜虫,密密麻麻的,看得人心头发紧。东岭的族人急得直跺脚:“这是东岭的‘卷叶蚜’,往年单用松针灰管用,可混着其他土壤,怎么就不管用了?” 南溪的族人也发现,溪边的苗株根须有点发黑,“像是溪畔土太湿,闷根了!”
小豆子蹲在苗田边,小心翼翼翻开发黄的叶片,蚜虫爬得飞快,叶片上满是细小的咬痕。“别急!单一技法扛不住四方土壤的特性,咱们用四方融法来破!” 他想起跨山种植册里的核心 —— 融则通,立刻召集各族长老商议。阿依古丽提着西漠的驱虫粉赶来,身后跟着捧着松针汁的东岭族人、端着溪泉的南溪族人,“西漠的沙棘粉能粘住蚜虫,东岭的松针汁能呛走它们,南溪的溪泉能润根,青峰山的槐枝灰能防闷,咱们凑一起试试!”
李伯迅速划好分工:“东岭族人采松针熬汁,要浓要香;西漠族人调沙棘粉,加银边蜜露做成糊状;南溪族人挖深沟引流,把溪边苗田的积水排出去,再铺层卵石透气;青峰山族人筛槐枝灰,混着绒草碎撒在根际!” 阿默早已支起多口陶锅,分别熬制各族的驱虫、护根汁液,“再把四方汁液按比例混在一起,做成‘四方护苗剂’,既能驱虫又能护根,还不损伤混融苗的双色枝!”
孩子们跟着大人们忙得热火朝天,早已没了部落的界限。阿夏和东岭的小娃阿松一起捶打松针,松针汁顺着石臼流下,绿得清亮;阿雅和南溪的小娃阿溪一起挖排水沟,溪畔的卵石铺得整齐,积水顺着沟道快速流走;阿秋和阿禾领着各族小娃,把槐枝灰和绒草碎均匀撒在苗根,“根扎稳了,苗才不蔫!” 小豆子和阿依古丽则一起涂抹驱虫糊,用松针汁调沙棘粉,轻轻抹在叶片背面,蚜虫一沾就被粘住,没一会儿就掉落在土中,被槐枝灰呛得动弹不得。
“快看溪边的苗!” 阿溪忽然喊,大家围过去,只见之前发黑的根须已渐渐转白,叶片也慢慢舒展开,双色枝的绯红与乳白重新焕发光泽。“管用了!” 南溪的族长松了口气,“之前单用溪泉浇根,越浇越闷,加了槐枝灰和绒草碎,根透气了,再喷上四方护苗剂,苗就缓过来了!” 西漠的族人也惊喜地发现,卷叶蚜越来越少,叶片上的咬痕不再扩大,“沙棘粉粘虫,松针汁驱虫,比单一用一种法子管用十倍!”
王婶和各族的女人们一起熬制护苗甜粥,陶锅里加了四方的食材:青峰山的绒草芽、西漠的沙棘果、东岭的松针碎、南溪的溪畔米,还掺了四方护苗剂的余汁,甜香混着草木的清劲,飘得满芳田都是。“快歇会儿喝碗粥!” 她给每个人递过陶碗,“这粥里藏着四方的心意,喝了有力气护苗,也让苗株沾沾四方的福气!” 杉长老喝着粥,指着苗田笑:“这才是真正的融技!不是照搬,而是按需搭配,各方所长凑一起,就没有解不了的难关!”
苏清鸢和陆沉舟蹲在苗田边,仔细记录着护苗的每一个步骤,跨山种植册上又添了新的篇章:“四方护苗融法:松针汁 + 沙棘粉驱虫,槐枝灰 + 绒草碎护根,溪泉引流 + 卵石铺底防闷,护苗剂按‘松三沙二槐二溪一’配比,七日见效。” 旁边贴着卷叶蚜的标本和恢复后的叶片样本,苏清鸢还画了各族协作护苗的小图,“再加一句:一方有难,四方支援;一技不足,多技相融。”
护苗的第七日,芳田彻底恢复了生机。四方混融苗的双色枝长得更粗壮,叶片舒展,边缘的银绒泛着光,顶端已冒出小小的花蕾,比之前的同心花花蕾更多样 —— 有的带着松针的浅绿,有的沾着溪畔的水润,有的泛着沙棘的淡橙,却都保留着绯红与乳白的底色。“这是‘四方同心蕾’!” 阿依古丽惊喜地说,“每一朵都藏着四方的特色,却又同心并立,真是奇观!”
各族族人聚在芳田中央,举办了简单的 “同心护苗节”。大家捧着跨山种植册,互相交换新的批注和技法,东岭的族人学会了西漠的缠枝结,南溪的族人掌握了青峰山的催芽法,西漠的族人弄懂了南溪的引流术,青峰山的族人也学会了东岭的松针汁提炼。孩子们交换着亲手做的小礼物,东岭的松针偶、南溪的卵石画、西漠的沙棘串、青峰山的绒草铃,笑声、谈话声缠在一起,格外热闹。
夕阳西斜时,各族族人准备返程,他们带走了更新后的跨山种植册、四方护苗剂的配比,还有满满的信心。“秋收时我们再来,一起收籽、一起酿同心酿!” 杉长老挥手告别,身后的族人扛着新做的护枝架,那是用四方的木材混编的,又牢又韧。阿依古丽的驼队也装满了各族的花种和土壤样本,“我要把四方融法带回西漠的每一个部落,让同心花绽满西漠的每一片沙丘!”
小豆子站在芳田边,望着各族族人远去的身影,手里握着四方绒絮编的同心结,结上嵌着四方的土壤样本。苗田的花蕾在晚风里轻轻晃动,飘来淡淡的复合花香,那是松针的清、溪泉的润、沙棘的甜、双花的醇,缠在一起,成了跨越山海的同心之香。跨山守护册的新页上,贴着四方同心蕾的样本和各族的签名,旁边是孩子们画的四方芳田图,歪歪扭扭的线条里,满是破难后的喜悦与对花开的期盼。
喜欢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请大家收藏:(m.2yq.org)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