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离开临时营地,并非仓促之举,而是权衡利弊后唯一的生路。银灰探索者如同悬顶之剑,虽因穆成的冒险干扰而暂缓“净化”,但其冰冷的监视从未停止,继续停留无异于坐以待毙。而“星茧”养魂玉那微弱的指引,是这片绝望星海中唯一主动闪烁的灯塔。
行动必须迅速而隐秘。
秦岳指挥着伤势较轻的弟子,以最快速度拆解了营地外围相对有价值的阵法构件和那几块作为核心能源的蓝色晶石。能带走的物资被仔细打包,无法带走的飞梭残骸则被小心地掩埋或伪装,尽可能抹去他们曾在此停留的明显痕迹。
穆成强撑着伤势未愈、神魂受创的身体,以神识笼罩整个队伍,最大限度地收敛所有人的气息,并将那几块能量晶石散发出的波动也压制到最低。他们如同即将迁徙的羚羊,在猎鹰的注视下,必须悄无声息。
一个时辰后,一切准备就绪。这支仅剩二十余人、大多带伤的队伍,在穆成的带领下,离开了这片承载了他们短暂喘息与生死危机的营地,踏入了更加广阔而未知的紫色荒原。
养魂玉的牵引感指向东北方向,那里是连绵起伏的、如同怪兽脊背般的暗红色丘陵,以及更远处那片被称为“风蚀石林”的、遍布着千奇百怪巨大岩柱的区域。据王擎之前的探查,那片区域环境更加恶劣,能量辐射混乱,“紫苔”的覆盖度似乎也相对较低。
这或许正是“星茧”指引他们前往的原因——一个相对“安全”,或者至少是银灰探索者和“紫苔”生态都较少关注的边缘地带。
队伍沉默地行进在覆盖着厚厚苔藓的荒原上。每个人都尽量放轻脚步,真元内敛,连呼吸都刻意放缓。穆成走在最前方,神识如同最敏锐的触角,不断扫描着前方和侧翼,避开那些苔藓异常茂盛或地形可疑的区域。
地底那“沙沙”的低语依旧如影随形,但或许是因为穆成之前共鸣“肃正”烙印的影响,也或许是离开了被银灰探索者重点“关照”的区域,周围的“紫苔”生态表现得相对“温和”,并未出现主动攻击的迹象。
然而,这种“温和”反而更让人不安。它们如同潜伏的猎手,谁也不知道何时会再次露出獠牙。
行程枯燥而压抑。淡紫色的天空永恒不变,脚下的苔藓仿佛没有尽头。伤势和疲惫不断侵蚀着众人的意志,若非穆成不时以自身真元暗中相助,以及那能量晶石提供的微弱补充,恐怕早已有人倒下。
穆成自己的状况更是糟糕。强行共鸣烙印的后遗症远超预期,道基的裂痕在缓慢扩大,神魂如同被无数细针攒刺,那冰冷的烙印仿佛一个寄生在灵魂上的毒疮,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他的生机。他必须分出一大半心神来镇压伤势和烙印,仅以余力引导队伍。
他手中紧紧攥着那枚养魂玉,那微弱的牵引感是他坚持下去的重要支柱。他相信“星茧”不会无的放矢,这指引的背后,必然藏着关乎他们存亡的关键。
在荒原上行进了整整三日,翻过了数座低矮的丘陵,那片传说中的“风蚀石林”终于遥遥在望。
那是一片无比壮阔而诡异的景象。无数高达数百米、形状千奇百怪的暗红色岩柱,如同沉默的巨人森林,矗立在广袤的荒原之上。岁月的风沙将它们雕刻成各种匪夷所思的形状——有的如利剑指天,有的如巨兽蹲伏,有的则如同扭曲的人脸,在淡紫色的天光下投下漫长而狰狞的阴影。
石林内部,风力明显增强,卷起地面的紫色苔藓碎屑,发出呜咽般的风声,与地底的“沙沙”低语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心烦意乱的交响。
而到了这里,养魂玉的牵引感陡然变得清晰了不少,直指石林的深处!
“就是这里了。”穆成停下脚步,望着前方那片如同迷宫般的石林,神色凝重。石林内部环境复杂,视线和神识都会受到严重阻碍,是隐匿行踪的理想场所,但也同样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秦岳,安排人手,前后警戒,保持队形,我们进去。”
队伍小心翼翼地进入了石林。一踏入其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外界的光线被巨大的岩柱切割得支离破碎,内部显得昏暗而阴森。风声在石柱间穿梭、回荡,变得更加尖锐刺耳。脚下的苔藓似乎也比外面薄了一些,露出下方暗红色的、坚硬如铁的岩石地面。
养魂玉的牵引感如同无形的丝线,引导着他们在复杂的石林缝隙中穿行。穆成将神识感知提升到极限,不仅要指引方向,还要时刻警惕可能从岩柱阴影中扑出的危险。
然而,预想中的袭击并未出现。石林内部出乎意料地“干净”,除了风声和那永恒的地底低语,感受不到任何“紫苔”生态的活跃迹象,仿佛这里是一片被遗忘的“净土”。
但这“净土”却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死寂。
行进约半日后,养魂玉的牵引感达到了最强。他们抵达了一片相对开阔的石林中心区域。这里的地面不再是岩石,而是一种光滑如镜、呈现出暗银灰色的金属平台,平台表面刻满了早已黯淡的、与星耀文明风格迥异的复杂纹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地球之重启请大家收藏:(m.2yq.org)地球之重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