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病毒墓园后的第三日,“同源号”驶入了混沌中部一片奇特的星域——“回响带”。这里能量波动如同潮汐般起伏,星尘、声波、时间碎片等特殊能量交织汇聚,形成了混沌中罕见的“法则熔炉”。据联盟零星记载,此处栖息着多种形态怪异、生存方式独特的共生体,却因环境复杂,从未有人深入探索。
此时的噬灵玉,因融入了母巢核心印记,表面泛起持续的温热,指向异度宇宙残魂区域的光轨愈发清晰,传递出“半日可达”的温和感应。林凡与苏媚本想径直穿过回响带,却在躲避一处空间裂隙时,意外闯入了一片由低频声波构成的峡谷,邂逅了此行的第一种奇特共生体。
“嗡——”
无形的声波如同潮水般包裹住“同源号”,舟体的能量脉络开始轻微震颤,导航系统出现短暂的紊乱。苏媚立即激活冰系防御层,淡蓝色的能量化作透明屏障,冻结了周边部分声波,勉强稳住舟体:“是声波攻击?但能量波动很温和,没有恶意。”
林凡激活宙生道·破茧,视线穿透峡谷的能量迷雾——只见峡谷中漂浮着无数透明的声波状生物,它们无固定形体,随低频声波的频率伸缩变幻,聚集时形成淡紫色的“音浪云”,分散时则化作细碎的声纹颗粒,如同漂浮在混沌中的音符,发出风铃般清脆的声响。
“是声纹共生体。”林凡通过宙生道感知到它们的能量循环,“它们以混沌中的声波为食,低频声波维持生存,高频声波能加速生长,刚才的波动只是它们正常的能量共振,并非攻击。”
为了建立信任,林凡模拟出一道温和的高频声波,注入峡谷。原本处于半休眠状态的声纹共生体瞬间被唤醒,淡紫色的音浪云如同被吸引的蜂群,纷纷朝着“同源号”靠近,围绕舟体发出愉悦的共振声,声波频率和谐而温暖。
“音……能量……共生……”一道模糊的意识流通过共振传入两人脑海。林凡趁机以宙生道深入探索:声波进入声纹共生体体内后,会转化为淡紫色的“声纹核心”,再通过共振释放出无害的低频声波,形成“吸收-转化-释放”的完美闭环——它们不掠夺任何其他能量,仅依靠混沌中天然的声波生存,是真正与“声音”共生的生命。
“噬灵玉应该能记录这种法则。”林凡将噬灵玉贴近音浪云,玉体立即泛起淡紫色光芒,表面新增一圈螺旋状的纹路,纹路随声波频率起伏,轻轻触碰,便能感受到轻微的共振声。苏媚补充道:“我的冰系能量可以稳定声波频率,或许能帮它们在无声环境中短暂生存,这点也该记录进去。”
告别时,声纹共生体集体共振,释放出一道“高频音波护盾”,融入“同源号”的防御层——这道护盾可抵御低频能量冲击,是它们对林凡唤醒与记录法则的感谢。随着“同源号”驶离声波峡谷,身后的共振声逐渐减弱,却如同混沌的余音,在舟体周边久久回荡。
穿过声波峡谷,“同源号”驶入了一片浩瀚的“星尘海”——无数发光的星尘漂浮在混沌中,如同流动的星河,闪烁着银蓝色的光芒。正当舟体平稳航行时,林凡突然察觉到,有几道微弱的能量体正悄悄跟随在身后。
苏媚操控“同源号”停下,混沌冻土剑出鞘,却见星尘海中缓缓凝聚出几个人形轮廓——它们通体由星尘构成,轮廓模糊,体表的星尘持续旋转,如同微型星河,移动时星尘洒落,身后留下短暂的光轨,静止时便会融入星尘海,与环境融为一体。
“是星尘共生体。”林凡释放出一缕光合晶草的能量,星尘接触到这股温和的能量后,快速吸收,体表的光芒愈发明亮。星尘共生体感受到无恶意,主动散去了警惕,围拢到“同源号”旁,用星尘在舟体表面勾勒出复杂的星图符号,似在传递信息。
通过宙生道的感知,林凡逐渐理解了它们的生存方式:星尘共生体与混沌星尘“共生共荣”,通过体表星尘的旋转,吸收星尘中的“星核能量”,同时反哺星尘,加速其凝聚与流动。它们能操控周边星尘形成“星尘护盾”或“星尘箭”,用于防御与捕猎——但捕猎的对象仅为混沌中的能量碎片,从不伤害其他共生体。
“它们的星尘网络很特别。”苏媚用冰系能量冻结了少量星尘,观察到星尘核心蕴含极细微的“星核颗粒”,“这些颗粒能编织成能量网络,实现大范围的能量传递。”林凡点头,将噬灵玉贴近星尘共生体,玉体泛起银蓝色光芒,新增一道星芒状的纹路,纹路中心是微型的星核颗粒图案,触碰时能感受到星尘的轻微旋转。
星尘共生体主动引导“同源号”穿越星尘海,避开了危险的星尘漩涡。临别前,它们赠送了一颗“活性星核”,嵌入“同源号”的能量舱——这颗星核可缓慢吸收混沌中的星尘能量,为舟体补充动力。望着星尘共生体融入星尘海的背影,苏媚轻声感叹:“它们就像与星辰同眠的行者,以散落为聚,以流动为家,真是奇妙的生存智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宙腹仙途:源核纪元请大家收藏:(m.2yq.org)宙腹仙途:源核纪元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