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之蛇”最高理事会的紧急会议,以及那场即将席卷整个银河系的“收割者”风暴,对于尚处在偏远星域埋头发展的灰烬城而言,还只是遥远天边的模糊阴影。
白禹虽然从“贪婪”的数据库中窥探到了一些关于“收割者”的恐怖情报,但他很清楚,以灰烬城目前的实力,过早地将目光投向那种银河系级别的天灾,无异于杞人忧天。
当务之急,是消化掉战争带来的红利,将科技优势彻底转化为无法被撼动的实力,为灰烬城真正迈出星球摇篮做好万全的准备。
时间在这种高速而充实的发展中又过去了两个月。灰烬城的面貌日新月异,科技水平以一种近乎爆炸的方式向前跃迁。
星港工业区内,在无数玩家工程师夜以继日的努力下,第一艘由灰烬城独立设计并建造的拥有初步星际航行能力的星舰雏形——【“开拓者”级·轻型多功能勘探舰】,终于完成了龙骨铺设。
这艘勘探舰虽然吨位不大,武器系统也相当薄弱,但它却历史性地搭载了由斯黛拉技术支持、玩家们逆向研发并成功“本土化”的初级曲率引擎和能量护盾系统。它的存在,标志着灰烬城正式拥有了摆脱行星引力束缚,主动探索星辰大海的“腿”!
为了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白禹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开拓者”号命名仪式,并将第一艘勘探舰的冠名权,作为了“科技贡献”系统排行榜第一名的终极奖励。这一举动再次引爆了玩家社区,无数公会和工作室为了争夺这份足以载入《星骸纪元》史册的荣耀,展开了新一轮疯狂的“爆肝”竞赛。
最终,“神话”公会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和惊人的组织力,以微弱的优势夺魁,将第一艘勘探舰命名为了“神话·黎明”号。
而普通玩家的生活,也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变得丰富多彩。城市内部的磁悬浮交通网络彻底完善,连接着每一个功能区域。私人飞行载具虽然依旧昂贵,但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些头脑灵活的玩家甚至开办了“飞行驾校”、“载具改装厂”,催生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产业链。虚拟社区的功能也日益完善,玩家们可以在其中进行更加自由的社交、交易、甚至娱乐活动。灰烬城,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军事堡垒,开始朝着一个功能完备、充满活力的未来都市转变。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期,白禹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娜塔莎的训练和自身的“械魂之力”的开发上。地下船坞的模拟训练场,成了娜塔莎的专属舞台。斯黛拉为她构建了各种极端环境和假想敌模型,从单兵潜入到舰队突袭,不断磨砺着她全新的【“星骸械魂”核心】和那副由“蛇鳞钢”构成的强大躯体。
娜塔莎的战斗技巧日益精进,她甚至开始无师自通地,将吸收自“贪婪”理事的“蛇蜕”基因模板,与自身的“械魂之力”进行融合,开发出了一些诸如“鳞甲硬化”、“能量拟态”等诡异而又强大的新能力。她,正在从一把锋利的“刀”,朝着一个全能的“战争艺术家”进化。
而白禹自己,则在斯黛拉的帮助下,开始尝试将“械魂之力”这种偏向“信息”和“灵魂”层面的力量,与现实的物理规则进行更深度的结合。他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制造和操控机械,而是开始研究如何用“械魂之力”,去直接“改写”物质的基本属性,或者,去“感染”和“同化”敌方的AI系统。他的每一次尝试,都让斯黛拉感到心惊,因为这已经触及到了“银河议会”都还在探索的、“信息生命体”的领域。
就在灰烬城沉浸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氛围中,所有人都以为和平的日子还会持续很久时,一份来自地下船坞深处的紧急通讯,打破了这份宁静。
“白禹,立刻到我的实验室来。”斯黛拉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与凝重,“我……有重大发现。”
白禹心中一凛,立刻放下了手中的研究,迅速赶往了地下船坞。
在“渡星者”号最核心的科研实验室内,斯黛拉正站在一个巨大的、由能量力场构成的三维地质模型前。模型的中央,是一颗缓缓旋转的、代表着盖亚073号行星的星球虚影。而在星球的核心位置,一个散发着奇异七彩光芒的、如同心脏般缓缓脉动的巨大晶体结构,被清晰地标注了出来。
“这是……”白禹看着那个从未见过的晶体结构,感受着其中散发出的、令人心悸的庞大能量波动,瞳孔微微收缩。
“这是我利用‘渡星者’号的深层地质扫描阵列,耗费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才最终确认并构建出的模型。”斯黛拉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混杂着“震撼”与“狂喜”的复杂神情。“我终于知道,我身上的异能压制,为什么会在这颗星球上出现缓解的迹象了!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颗被标记为‘荒芜’的星球,会诞生出你们这些……不可思议的‘奇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械灵师,开局获得NPC面板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械灵师,开局获得NPC面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