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茵这次的剧本和上次写《一个人》时,大不相同。
这次她不是以编剧的角度想剧情,而是以一个作者的角度,以文学创作的角度,去写一本小说。
这倒是和《卫道者》有些相似。但两者又有不同。
这样创作《卫道者》的时候,她还不能熟练地写出一个完整的剧本,只能另辟蹊径,借助小说写剧本。
现在她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编剧了 ,写一个剧本自然是小意思,不会再遇到这种问题了。
但这次写武侠剧本,她还是先写了小说,则是她潜意识中认为武侠片的剧本,就应该这样写。
顾茵记忆中的武侠片,基本上都是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
她印象中的武侠小说,有正派,有邪道,正派可能道貌岸然,邪道也可能深有苦衷;有为情所困的痴情人,也有心怀天下大义的侠义之士。
一代传奇大侠,也有蹭蹬之时;路边不起眼的乞丐,也可能是一帮之主……
江湖,武林人士的圈子与生活场。
顾茵眼中的武林,永远生意盎然,带着热腾腾的朝气。
顾茵想让自己笔下的武侠故事,也向着她印象中的武侠小说靠拢。
主角的性格,成长,她在武林江湖会遇到什么样的人,这些人都有什么样的人生境遇,这些经历会让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为人处世如何……
她写得速度并不快,在故事最开始的时候,她为了塑造一个真实有血有肉的主角,活色生香的江湖,一天24小时的时间,她有12小时都待在小黑屋里。
写着写着,顾茵渐渐忘了自己是在写小说,她更像是一个江湖中的旁观者,或者说,说书人?
顾茵自己也不太明白了。
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设的丰满,顾茵看见他们变得越来越鲜活,一举一动,都带着自己特有的性格。
到了最后,他们的行动都不再受她的控制。
她不再是牵丝者,她以局外人的身份注视着人物的一举一动,慢慢变成了一个用文字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的柱下史。
她能做的,只是把他们的故事润色。
待故事到了收尾时,她第一阶段的任务就差不多完成了。
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细化这个故事,把它改编成剧本。
她决定把这个武侠故事写成一部电视剧。
其一是因为这个故事写着写着,就越写越长,要想搬到银幕上,那电影的时长就不够用了。
其二就是……商锦枝和郑智早就盯着她的剧本了,如果是电影,说什么他们也要参加。
那顾茵能答应吗?
那必然是不能的!
在电视剧这个行业,题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部题材新鲜的电视剧,对比其他“套路剧”有着天然的优势。
《卫道者》和《古衣美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时至今日,《卫道者》仍然高高挂在蓝海的热播榜榜首的位置。
《卫道者》单论剧本的话,不一定比第二名的剧本要好太多,但是最后《卫道者》是第一,而且收视率甩了第二名几条街,这里面,很难说新颖的题材没在其中的起作用。
武侠片对星际人来说,显然是个新鲜的类型。
所以顾茵并不打算把武侠这个概念抛出来。
她准备把它说成古装片。
自从《大魏女将》在萤火网上爆火之后,不少作者也意识到了这种题材的可塑性。
一些圈内的编剧,也开始创作古装类型的剧本。
他们没有把握住古今的差异,直接把星际的故事搬到古代,他们创作出的剧本,在顾茵看来,不伦不类的。
但许是刚开始播出的效果不错,观众买账,资本大量投资,导致了现在市面上这种类型的作品越来越多。
可看多了,观众也有些腻味了。
星际的古装片,无非就是换个妆造,那故事还是那个发生在星际的故事。
无非是换个背景,换汤不换药罢了。把背景一换,这些剧情发生在星际也是毫无违和感的。
看多了,还不如原来的电视剧呢。
所以,在经过刚开始的火爆,现在的古装片市场已经逐渐冷却下来了,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只有老旧、套路、俗。
热度褪去,喧嚣散去,喧哗过后,满地狼藉。
星际现在的古装片市场,只剩下了琐碎的一地鸡毛。
顾茵把自己的剧本混在古装片中,一点也不起眼。
这是顾茵的想法。
事不宜迟,剧本即将出炉,顾茵立马联系了王恒,让他尽快组建剧组。
王恒接到顾茵的工作邀请后,先是一愣,随后大脑飞速运转。
他前面的想法和顾茵的差不多,但他又比顾茵多想了一层。
现在的古装市场低迷,除非顾编的新剧本出色到能让古装市场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否则,她的新作也难逃扑街的命运。
但顾编的实力,别人不清楚,他还不清楚吗?
《一个人的爱情故事》和《卫道者》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只想回地球的我靠写文和编剧爆火请大家收藏:(m.2yq.org)只想回地球的我靠写文和编剧爆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