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核心特征是 **“时点性”(某一具体时间的状态)和“基础性”**(是生态流量资产的来源,如森林的固碳能力(流量)依赖于森林生物量(存量))。
生态存量资产的构成覆盖自然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可分为三大类:
1. 生物类存量资产
指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资源总量,是生态系统活力的核心体现。
植物资源:森林、草原、湿地中的植被生物量(如树木、草本植物的干重总量)、物种多样性(某一时点的物种数量及种群规模);
动物资源: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如某区域的候鸟数量、哺乳动物个体数)、水产资源的存量(如湖泊中鱼类的现存总量);
微生物资源:土壤、水体中具有生态功能的微生物群落总量(如固氮菌、分解菌的生物量)。
2. 非生物类存量资产
指生态系统中无生命但支撑生态功能的资源总量,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环境。
土地资源:某一时点的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等的面积及质量(如土壤肥力等级、有机质含量);
水资源:江河湖海、地下水的存量(如水库蓄水量、地下水埋深对应的水量)、水质等级(如某一时点的水体污染指数);
气候调节载体:大气中可被生态系统固定的碳库(如森林土壤中的碳储量、湿地泥炭中的碳存量)、臭氧层的臭氧含量等。
3. 生态功能载体存量
指生态系统中直接支撑 “生态服务” 的物理或化学要素存量,是间接价值的核心来源。
生态空间存量:如湿地的蓄洪容量(某一时点可容纳的最大洪水量)、森林的水土保持库容(土壤能涵养的最大水量);
环境净化载体:如河流的自净能力存量(某一时点水体可降解污染物的最大容量)、土壤的重金属吸附容量等。
简单来说,存量就如同源头,而流量则像是河流;如果没有了源头,那么河流也就无从谈起(就好比枯竭的湖泊已经无法再为灌溉提供流量了)。以我国青海湖流域为例,通过对其生态存量资产的核算发现:在2020年,该流域湿地存量资产(蓄水量高达100亿立方米)所具有的生态价值每年可达30亿元,并且其蓄洪功能还能够为下游地区减少大约15亿元的防洪成本;再看亚马逊雨林,这里拥有着约250万种生物物种存量资产,堪称全球基因资源库,其潜在的药用价值更是预估超过千亿美元。综上所述,生态存量资产无疑是人类社会的“生态家底”,对其进行核算和保护,正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
喜欢金山碎光杂集请大家收藏:(m.2yq.org)金山碎光杂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