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夜雨如针,街道灯光映着地面水洼,一圈圈涟漪层叠开去。
但比天气更糟的,是这两天城里弥漫的古怪情绪。
在《约克郡邮报》上,出现了一篇标题突兀的文章——
《利兹联的背叛者:谁把我们的未来卖给了曼联?》
通篇没有新料,全是几个月前的旧事翻炒——道森转会曼联、埃弗拉投奔死敌、球迷“未获尊重”等说辞。甚至连主角秦川自己接受BBC采访时的只言片语,也被断章取义成“只要钱到位,谁都可以卖”。
网络论坛随之沸腾,几位所谓“资深球迷”连续在利兹城内的酒吧与电台喊话,甚至有三人扬言要**“另立山头,组建新利兹”**。
一时间,利兹联仿佛站在了又一次动荡的边缘。
秦川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让公关主管克莱尔调出那几位闹得最凶的人的背景。
结果送来时,他只是坐在俱乐部顶楼的办公桌后,安静翻着资料。
第一位,“乔什·丹尼尔”——五年前曾因携带刀具被捕,现无业,月均收入来自“市中心某体育酒吧偶尔演出”。
第二位,“特伦斯·戴尔”——三年前因醉酒斗殴被警局通报四次,目前在一家地下贷款中介兼职。
第三位,“斯图·哈姆斯”——社交媒体上自称“利兹联真正的守望者”,但近三年没有购买过一次主场球票;资料显示,他账户在近两周收到三笔不明资金转入,付款方为一家在开曼注册的空壳公司。
“这些人叫得最响,”克莱尔耸耸肩,“但利兹城里,真正每个周末都来埃兰路看球、愿意为球队买一件球衣的球迷,他们在这几天反而没怎么发声。”
秦川没说话,只是缓缓合上资料夹,然后起身看向窗外的黑夜。
他拨通了俱乐部的公共关系广播平台,留下了一段回应。
——“如果有人忘了,就由我来提醒:道森和埃弗拉都是我买来的球员。”
“我没有买他们,利兹联今天早就降级了。现在你们却拿我卖人的事来质问我,那好,我反问一句——当时为什么没人出钱把这家破产的俱乐部救下来?”
“利兹联就是我的球队,是我把它从0.8亿英镑的债务堆里拽出来,也是我把利兹联带到了去年英格兰的双冠王。”
“埃弗拉愿意去曼联,这是他自己的决定,他已经亲口告诉我,不去就不上场。你们是想让我把球员绑在更衣室?还是送去预备队坐冷板凳?这么做还有哪个球员敢来利兹联?还有哪个经纪人敢和我们谈合同?”
“他们两个的转会总价加起来是五千万英镑。在2004年的英格兰,你们去找一家肯拒绝这种价格的俱乐部试试。”
“更重要的是——这些转会早在夏天就谈完了。你们现在突然来闹,不是太迟了,而是太刻意了。”
“我尊重球迷意见,但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把球场上的热血与谈判桌上的利益混为一谈,是不成熟的,是不负责任的。”
“愿意接受的,就接受。不愿意接受的,我不勉强。”
“但你们最好搞清楚,现在利兹联的真正对手是谁。”
“是你们口中拿着历史年表当武器的‘老死敌’?还是在巴塞罗那、伦敦、在马德里疯狂囤积资源,超级俱乐部?”
“利兹联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建立强大的盟友网络。”
“如果没有和曼联的合作,我们选谁合作,是切尔西还是阿森纳?你们以为一些重要的时候会有谁来邀请利兹联?皇马?尤文图斯?还是那些在中东灌金的球队?”
“别做梦了。”
“最后说一句,我不缺钱。如果你们认为我卖了这两个连主力都不是的球员就背叛了这支球队——那也许,是我搞错了。”
“那我就把所有我买来的球员都卖了,一笔一笔清算完俱乐部账上的三亿英镑——然后走人。”
“你们再自己守着这支球队,守着你们的‘纯洁’,看看能撑几年。”
广播结束,办公室陷入死寂。
第二天清晨,利兹的风刮得更猛了些。
然而,利兹联训练场边的球迷看台却冷清得出奇。原本在几日前叫嚣“抗议到底”的三人,彻底失声。
他们试图成立的新球队,在注册环节就卡在了融资上。没人愿意为一帮混混掏腰包,就连想借高利贷的渠道也被市政府与银行双双拦下——谁都知道利兹联现在有秦川,他要是真的不高兴,整个约克郡的商业圈会变天。
而真正支持这支球队的人,开始用沉默表态——他们回到埃兰路,买票、观赛,不再听信无名爆料,也不再为捕风捉影鼓噪。
因为他们明白了一个事实:
没有秦川,就没有这支利兹联。
利兹的清晨,雨水夹杂着冷风,一如意大利媒体的冷嘲热讽。
运动医学实验室里没有丝毫暖意。
“他的小腿腓肠肌区域有轻微撕裂迹象,我们用超声波扫描对比了过去三场比赛的肌肉疲劳曲线,负荷值超了30%。”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请大家收藏:(m.2yq.org)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