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温布利新闻印刷中心。
第一批印刷出的《每日邮报》清晨版正从印刷线缓缓滑出,油墨味还没散,标题却已经钉死在当日的话题榜首。
【王褚案:利兹联是否利用了青训注册流程漏洞?】
副标题阴影下,是那行挑衅的黑体字:
“一位来自中国的14岁少年,如何穿过制度门槛,戴上了英格兰俱乐部的青训队长袖标?”
配图是王褚前一天训练结束后走出更衣区的背影,阳光斜照在他肩头的袖标上。
短短二百字正文里,没有一句确凿的证据,却句句暗示:
“……据未具名的‘欧洲青训业内人士’透露,王褚加盟利兹时,未明确原俱乐部书面放行,或存在流程模糊带来的注册漏洞……”“……青训系统是否成为某些资本操控的渠道,需要英足总及时给出解释……”
上午9:06,利兹,伊兰路俱乐部主楼三楼会议室。
传真机“吱——咔”吐出一页纸,克莱尔一把抽起,脸色一点点沉了下去。
她穿着职业套裙,脸上未施粉黛,显然是一早就赶来。右手夹着的还有几份剪报,上头已经用红笔圈了几十处“敏感用词”。
她推门进去,把那一沓纸“啪”地放在秦川桌上。
“英足总正式来函了,要求我们提交王褚2003年底入营时的完整材料,包括签证、监护人授权、入学证明,以及未签职业协议的声明副本。”
秦川站在落地窗前,没回头,只是淡淡问了句:“传真里怎么说?”
克莱尔翻出传真原文,声音冷静但不快:
“鉴于当前媒体环境,我们希望俱乐部尽快澄清此名球员的注册合规性,以维护英格兰青训体系的完整性与声誉。”
她收起传真纸,抬头看他。
“他们不过用调查的名义发出‘澄清请求’,但媒体已经按定罪在炒。”
“你要不要今天下午开个发布会?”
秦川没有答话,只转过身,缓缓走向办公桌前,将传真、文件、剪报一字排开,打开了最左边那个青训注册资料夹。
第一页:王褚监护人委托公证书,翻译件盖章清晰。
第二页:利兹市教育局入学回执,入学时间:2003年12月15日,年级:Y9。
第三页:未签署职业青训合同声明,由中国原学校出具,落款单位为“蓉城市青少年体校”,注明“王褚同学未参与任何本地注册联赛”。
他翻得很慢,直到最后一页——利兹联青训教练组考核记录表:
“评估项目:战术理解A+,传控稳定性A,节奏调度能力A+。队长建议:Yes。”
秦川抬起头,看向克莱尔。
“这个流程,你觉得有问题吗?”
克莱尔摇头:“一点没有。干净得比足总自己流程都规范。”
秦川轻轻一笑,声音不高:“那就没问题。”
他把那份打印得工工整整的《FIFA青训球员国际转会第19条条文》从抽屉中抽出来,一字一句地念:
“未满18岁之非本国球员可在以下情形合法注册:
一,父母因非足球原因合法迁居;
二,未签署原俱乐部青训合约;
三,接收俱乐部具备教育与寄宿保障体系。”
“我们是受认证青训系统。”
“寄宿、签证、学籍、授权全部备案。”
“引进时无中国注册合同,国际转会窗口备案文件留底。”
“走的,是最标准那一条路。”
“这不是漏洞。”
“这是通道。”
他顿了顿,语气微冷:“他们只是看到王褚在青训营疯狂的赢下来了几乎所有冠军,不想我们继续走这条路,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未来英格兰的未来也是在利兹联。”
上午11:12,天空体育频道。
电视画面正回放王褚在U15比赛中的一次直塞球。镜头慢动作拉长到极致,配乐也被刻意压低。
主持人带着几分惋惜、又似乎不无批判地念道:
“技术没问题,合规也没问题。但这真的是我们要保护的‘未来路径’吗?”
他转头看向嘉宾席上的评论员。
那人叹了口气,轻描淡写地说:
“你不能指责这孩子。他可能真的很厉害,很优秀。但问题在于——这是否挤压了本土青训球员的成长机会?”
“当非英籍球员占据越来越多的位置——哪怕在U15——你不能怪家长们开始质疑。”
屏幕下方的字幕悄悄切换成了:
【利兹联中国球员风波升级:本土青训家长集体不满?】
中午12:30,《卫报》官网更新评论专栏标题:
【我们不反对天赋,但英格兰的未来应该长在自己的土地上】
正文开篇第一句话就挑明了立场:
“也许王褚很努力,也许利兹联走了合法路径。但一个来自东方的少年真的懂英格兰足球的血脉吗?”
“当他戴上青训队长袖标的那一刻,谁又能安慰被挤下首发的那个本地男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请大家收藏:(m.2yq.org)足球开局就有3个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