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猛地侧身,锈蚀的金属管道擦着他的防护服呼啸而过,在岩壁上砸出一片火花。腐臭的空气灌满他的肺部,地脉能量紊乱流动带来的刺痛感越来越强烈。
“左边通道!”他嘶哑地喊道,同时举枪射击。能量光束在昏暗的隧道中划出短暂的光痕,击中追兵前方的岩壁,激起一片碎石,暂时延缓了他们的步伐。
杨萤没有犹豫,立刻转向左侧岔路。她的动作略显僵硬——工程师的本能让她更习惯处理机器而非实战,但求生的意志压倒了一切。她手中紧握的不仅是那枚救命的能量晶核,还有从熔岩蠕虫巢穴附近意外发现的数据存储器。
两人一前一后在狭窄的隧道中奔逃,身后是三名装备精良的守望者士兵。锈锚岛的地下网络错综复杂,是数十年间拾荒者们为了躲避辐射尘暴和偶尔来袭的掠夺者而挖掘扩建的。此刻,这迷宫成了他们唯一的庇护所。
“为什么追我们?”黄凌喘息着问,又一个急转弯,“你不是联盟的人吗?”
“曾经是。”杨萤简短地回答,声音因奔跑而断断续续,“现在……他们显然认为我知道得太多。”
黄凌瞥了一眼她紧握的存储器。金属外壳上刻着“第七研究所”的标志,那是旧世界的遗迹,他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心脏莫名地抽紧。
前方出现一道锈迹斑斑的铁梯,通向更高层的通道。黄凌打手势让杨萤先上,自己转身埋伏在阴影中。追兵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手电光柱在潮湿的墙壁上晃动。
当第一个士兵转过拐角时,黄凌猛地将一根废弃的金属杆掷出,精准地打掉了对方手中的武器。紧接着他扑上前去,近身搏斗在狭窄空间里展开。另外两名士兵被同伴的身体阻挡,一时无法有效射击。
黄凌不是职业战士,但多年拾荒生涯让他熟悉如何在不利环境中生存。他利用地形的每个优势,躲闪、格挡、反击。某种模糊的感知让他提前半秒偏头避开一拳——那正是追兵即将出拳的方向。这种突如其来的直觉救了他多次,但他从未完全理解它从何而来。
上方传来杨萤的声音:“凌默,快上来!”
黄凌一脚踢开面前的士兵,抓住梯子迅速攀爬。刚到顶端,杨萤就用力合上了通道盖板并熟练地用一根金属条卡死了机关。
“暂时挡住了,”她喘息着说,“但不会太久。”
两人此刻位于一处相对宽敞的储藏室中,只有微弱的地脉能量灯提供照明。这是锈锚岛众多避难所之一,储存着基本物资。暂时安全了。
黄凌靠在墙上平复呼吸,警惕地打量着杨萤。她正检查那枚晶核,专业地评估着它的能量水平和稳定性。
“屏障最多还能撑十二小时,”他终于开口,声音冷硬,“晶核给我。”
杨萤抬起头,眼神复杂:“我可以帮你安装它,优化连接方式能提升百分之二十的效率。”
“然后让你有机会动手脚?”黄凌冷笑,“谢谢,不必了。把晶核给我,你自己想办法离开锈锚岛。”
杨萤没有退让:“听着,我知道你不信任我。但如果没有我,你甚至拿不到这枚晶核。熔岩蠕虫的能量签名异常,常规方法根本不可能从它守护的矿脉中提取出晶核。”
黄凌沉默了。她是对的。当他们在那个炽热的洞穴中面对那头庞然大物时,是杨萤的技术知识发现了能量分布的弱点,也是她临时改装的设备放大了黄凌那模糊的“直觉”,让他们得以精准爆破并获得晶核。
“为什么帮我?”他最终问道,语气稍缓。
杨萤深吸一口气,从口袋中取出那个金属存储器:“因为我们在找同样的东西——真相。”
她将存储器放在一个木箱上,激活了投影界面。全息影像闪烁了几下后稳定下来,显示出一份研究日志的片段。
“这是我父母的研究,”杨萤轻声说,“他们是地脉能量学的先驱,第七研究所的核心成员。”她滑动界面,调出另一份文档,“这是从你身上的芯片解码出的部分信息。”
黄凌下意识地触摸胸前口袋里那枚从不离身的芯片——父母失踪后留下的唯一遗物。
两份文档并排列出。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同样的能量模式分析,同样的警告关于地脉能量的不稳定特性,同样提到了一个被称为“可控崩溃”的理论模型。
“他们一起工作过,”杨萤得出结论,“我们的父母。在末日降临之前。”
黄凌感到一阵眩晕。他一直以为父母只是普通的能源工程师,在意外中丧生。但这个发现重新定义了一切。
“你看这里,”杨萤放大一段加密的备注,“他们提到了‘脉者’——那些能感知甚至操控地脉能量的人。认为这是人类适应新环境的关键进化。”
她的目光落在黄凌身上,充满探究的意味:“在洞穴里,你提前半秒躲开了熔岩蠕虫的攻击。不是一次,是三次。那不是运气,对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日烬土回响请大家收藏:(m.2yq.org)末日烬土回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