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凌站在“锈锚号”改装浮空船的舰首,凝视着前方如同巨兽獠牙般狰狞的裂隙地带。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臭氧混合的刺鼻气味,即使隔着能量屏障,那股味道依然无孔不入。
“还有三公里进入一级辐射区。”杨萤的声音从驾驶舱传来,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她手指在全息控制台上飞快滑动,调出刚刚扫描完成的地形图,“能量读数异常活跃,建议提升屏障输出至百分之八十五。”
老金粗犷的嗓音通过通讯器响起:“小子,把安全索检查一遍。第一次深入深渊带的人,十个里有一个会忘记这步骤,那一个就成了蚀骨种的点心。”
黄凌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磁力锁,确认它牢固地扣在船体的引导轨上。他的目光扫过甲板上堆放的各种采集设备——高频振动钻头、抗辐射样本箱、能量感应器,还有那台杨萤特制的晶核稳定装置,它们都被特制的固定架牢牢锁住。
“所有设备固定完毕,安全索双重确认。”黄凌回应道,手指无意识地触摸着胸前口袋里那枚能量芯片。自从离开锈锚岛,芯片就时不时发出微弱的温热,仿佛在回应着周围环境中流动的地脉能量。
浮空船开始降低高度,穿过一层浓密的辐射尘云。刹那间,眼前的景象让即使有所准备的黄凌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超现实的世界。巨大的地壳碎片悬浮在半空中,被幽蓝色的地脉能量流托举着,缓缓旋转。赤红色的岩浆河在碎片之间蜿蜒流动,不时喷发出高达数十米的能量喷泉。紫色的辐射尘如同有生命的雾霭,在裂隙间流转徘徊,所到之处,岩石表面都会留下晶化的痕迹。
“记录:深渊带外围地貌特征为悬浮地壳碎片与岩浆裂隙交织。”杨萤的声音通过船内通讯系统传来,保持着科学家特有的冷静,“检测到七处能量喷发点,喷发间隔在二到四分钟之间。建议避开三号与六号喷发点,它们的能量读数异常不稳定。”
黄凌举起多光谱望远镜,仔细扫描着最近的一块悬浮地壳。那块碎片大约有锈锚岛广场大小,表面覆盖着奇特的紫色苔藓状植被,一些扭曲的、类似昆虫的生物在其间快速爬行。
“十点钟方向,那块椭圆形碎片上发现生物活动迹象。”黄凌报告道,“体型较小,移动速度很快,似乎以那些发光的苔藓为食。”
老金的声音插了进来:“那是‘闪烁苔’和‘疾行虫’。苔藓能吸收辐射转化为生物光,虫子吃苔藓,更大的东西吃虫子。深渊带的食物链简单直接。记录下位置,返程时可以采集一些闪烁苔,杨工应该能用它们做点什么。”
浮空船小心翼翼地绕过一片正在剧烈喷发的能量区域,继续向深渊带深处前进。越是深入,环境就变得越是诡异莫测。原本零散的悬浮地壳逐渐变得密集起来,形成了一条蜿蜒的“岛屿链”,而这些碎片的旋转移动也更加难以预测。
“注意前方!”杨萤突然警告,“大规模能量湍流,抓紧了!”
几乎在她话音落下的同时,整艘船剧烈摇晃起来。黄凌猛地抓住栏杆,看着船体周围的能量屏障泛起密集的涟漪。一道无形的能量激流从船底擦过,带起的震动让甲板上的设备发出嘎吱作响的抗议声。
“稳定器超载百分之三十!”老金在引擎室喊道,“杨工,能不能找到一条平静点的路径?”
“正在分析能量流向...”杨萤回应道,黄凌能听到她快速敲击控制台的声音,“跟随那条青蓝色的能量流,它应该能带我们绕过最湍急的区域。”
浮空船开始沿着一条相对稳定的能量流航行,速度明显减慢。黄凌借此机会更加仔细地观察周围环境。他注意到那些悬浮地壳并非随机分布,而是沿着某种特定的能量轨迹排列,就像铁屑被磁力线引导一样有序。
“这些碎片...它们的运动有规律可循。”黄凌不自觉地喃喃自语,胸前的芯片又开始微微发热,似乎在与周围环境的能量波动产生共鸣。
杨萤的声音传来:“你说什么?检测到什么异常吗?”
黄凌愣了一下,这才意识到自己把想法说出了声:“我只是觉得,这些悬浮碎片的运动似乎遵循某种模式。看那条‘岛屿链’,它们几乎全部沿着同一条能量流的方向缓慢旋转。”
通讯器里沉默了片刻,只有仪器运行的嗡嗡声。然后杨萤回应道:“扫描确认了你的观察。这些碎片确实沿着地脉能量流的走向排列。记录:深渊带悬浮地壳的运动受到地脉能量流动的显着影响。”
老金咯咯笑了起来:“小子,你的眼睛挺尖嘛。这确实是老手才知道的规律。跟着能量流走,通常能找到相对安全的路径,也能找到那些依附能量生存的生物和矿物。”
浮空船继续深入,周围的景象越发奇异。他们经过一片区域,那里的悬浮地壳上生长着巨大的晶体森林,各种几何形状的晶簇在辐射尘的映照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一些飞行生物在这些晶体间穿梭,它们的翅膀薄如蝉翼,却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末日烬土回响请大家收藏:(m.2yq.org)末日烬土回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