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下属看着多尔衮眼中的疯狂,心中一凛,不敢多言,直接领命跑了出去。
摄政王的命令,很快传遍整个盛京。
可这一次,回应这道命令的,却不再是往日那般雷厉风行的执行力。
而是一种诡异的沉默。
次日清晨,盛京城外的校场之上。
多尔衮身披厚重的貂裘,强撑着摇摇欲坠的身体,立于高台之上。
他身后站着的,是脸色同样难看的多铎和一众亲信。
台下,各旗的固山额真,梅勒额真们稀稀拉拉的站着,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他们只是低垂眼睑,抿着嘴唇,丝毫不掩饰脸上的不满和抗拒。
多尔衮环视一周,看着台下稀稀拉拉的人群和死气沉沉的气氛,心中的火一下子窜了起来。
他要的是山呼海啸!要的是万众归心!
可现在这是什么?
敷衍了事?
“人呢?怎么就你们几个?”
多尔衮强压怒火,声音低沉问道。
“各旗的巴图鲁呢?就你们这些人来,是打算敷衍我吗?”
一个胆大的正白旗甲喇额真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躬身回道。
“回王爷,天寒地冻,不少兄弟都染上了风寒,在家中休养……”
“风寒???!!!”
多尔衮冷笑一声,声音再也压制不住的吼道。
“我大清的勇士,何时变得如此娇贵了?一场风寒,就下不了床了?”
“我看不是得了风寒,是心寒了吧!”
他猛地一拍身前的栏杆,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台下众人心头一颤。
“本王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
“无非就是觉得,我大清吃了几次败仗,就失了锐气,就怕了陈墨那等小儿!”
“本王告诉你们,我大清的根基,是骑射!是刻在骨子里的勇武!”
“只要我八旗铁骑还在,就没有人能撼动我大清的江山!”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用最激昂的语气,点燃这些人心中的战意。
“传我命令!即日起!于大清行全民皆兵之策!”
“凡年满十五,未过五十之男丁!无论出身,一律编入辅兵营,日夜操练!”
“本王要在三个月内,再组建新的十万大军,待天气转暖,随本王一同南下,踏平南朝京师,一洗前耻!”
这番话一出,如同一声平地惊雷。
台下众人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不是激动,不是振奋。
而是惊愕!是难以置信!
全民皆兵??
这天寒地冻的,把所有男丁都抓去当兵?
那地谁来种?
牲口谁来养?
家里的婆娘孩子老人谁来照顾?
这是练兵?
不!这是自杀!
再说了,多铎八万精锐都奈何不了陈墨。
你再拉十几万新兵蛋子上去有什么用?这不是白白送死,杀鸡取卵吗?
济尔哈朗站在人群最后,听着多尔衮这近乎疯狂的命令,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没有出言反对,只是静静的看着。
因为他知道,多尔衮这艘破船,已经快要沉了,自己根本无需再多推一把。
果然,台下陷入一片死寂。
没有人领命,也没有人反对,双方就这么站在寒风中,僵持着。
此刻的多尔衮,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站在高台供人观赏的疯子。
权利的根基,正以他完全无法控制的速度倒塌。
千里之外的陈墨,看着系统返回的情报。
端起一杯热茶吹了吹沫子。
多尔衮此刻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不然以他的谋略和才智。
断不可能想出全民皆兵和自己决一死战的想法。
这足以证明,多尔衮,已经快要没有威胁了。
而他这道命令,注定是一纸空文。
最多,他掌管的两白旗,可能会给一些反应。
其他各旗,根本不会有人听他这种命令。
如今整个盛京,人心惶惶,除了老百姓。
不少旗人都开始变卖家产,准备南下……
当然,陈墨又不是垃圾桶,自然不可能照单全收。
只会筛选一些心地良善的。
至于其他的,懂的都懂。
多尔衮现在就像一只重伤的老虎,只能通过咆哮来掩饰自己的恐惧。
只可惜,他的那些同伴,已经闻到了他身上死亡的气息,没人会愿意继续跟着他送死了。
只是这速度,还是不够快啊!
看来需要再加一把火!
陈墨看向身边的范正峰。
“通知潜伏在盛京的墨门江湖朋友,让他们把我们这里的故事,编成歌谣。”
“确保传遍盛京及周边所有城镇!”
“让他们知道,我们这里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而且,不问出身!”
“尤其是英亲王的故事,编的离奇一点也无所谓。”
“就说他在京城已经任职,当了满汉友好大使!我们对所有华夏同胞,一视同仁!”
范正峰抱拳领命。
“属下明白,这就去找方一文先生编歌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请大家收藏:(m.2yq.org)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